正文 第12章 樣板計——父母要給孩子當好第一任老師(2 / 3)

2.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示範

如果你希望孩子品行優秀,那麼就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示範。事實證明,以身作則比給孩子講道理要有效的多。因為沒有判斷力的孩子很難理解你的長篇大論,但卻會積極摹仿你的行為。

有一天,一個年輕的媽媽去接7歲的兒子放學。在公共汽車上,一個身材魁梧的胡子青年莽撞地擠進了車廂,媽媽他被撞到了一邊。

兒子馬上衝過去拉住媽媽,並關切地問:“媽媽,你沒事吧?”同時,他惱怒地看了那位青年一眼,喊了一句:“太可恨了!你怎麼這麼無禮?”

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年輕的媽媽連忙喝止兒子,說道:“可不能這麼說,這位叔叔不是故意的。”這時,那位青年也不好意思地連連向她道歉。兒子聽到這些,慚愧地低下了頭。

過了幾天,媽媽來到學校,準備接兒子回家,結果發現兒子走路姿勢很不自然,挽起他的褲子一看,膝蓋破了一塊皮,血還在流呢。媽媽心疼極了,趕快找來一些紗布,將他的傷口包好。然後就去問老師是怎麼回事,老師也很奇怪,因為她既沒有看到他來報告,也沒有聽到他哭過。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是課間時被同學碰倒摔傷的。

媽媽不解地問:“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

他笑著說道:“媽媽,小朋友不是有意弄傷我的呀!為這事,他已經深感不安了,如果我再去告訴老師,他會更加自責的。”

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她摸著兒子的頭說:“好孩子,你已經學會了諒解別人。”

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們總是無意識地摹仿父母的行為。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父母的言行舉止無論好壞都會被孩子不自覺地效仿。好的行為被效仿,當然很好,但壞的習慣被效仿了,改變起來是很難的。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這樣才不至於把孩子引向歧途。

這位年輕的媽媽就給她的兒子做出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因為她在孩子麵前做出了諒解別人的示範,所以當兒子碰到類似的情況時,他也注意體諒別人,和媽媽一樣的明白事理。

因此,生活中我們不妨多運用樣板計來教育孩子,當孩子行為出現偏差時,父母就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示範,幫孩子糾正不當行為。

小磊是個8歲的孩子,在家裏深得父母的寵愛。不過媽媽雖然寵愛他,卻從不嬌慣他。有一天,媽媽去接小磊時,聽老師說孩子在學校表現得有點自私,總是隻顧自己,不管別人,更不喜歡幫助同學。這讓媽媽很憂慮,她決心好好教育孩子。

小磊家住在一座家屬樓裏,同樓層住著好幾戶人家,他們共用著樓道、廁所和廚房,因此打掃這些地方的衛生成了大家分內的事。從那天起媽媽經常主動地打掃樓道、廚房、廁所的衛生,還特意買了刷子、紙簍等東西,毫無怨言。

有一天,小磊又看見媽媽在打掃那些地方的衛生,就對她說:“媽媽,您真傻。自己掏錢買刷子、紙簍,讓大家公用,還經常倒紙簍、掃樓道。這些別人都沒幹,您為什麼那麼積極呢?”媽媽趁機教育兒子說:“為大家服務是應該的!”小磊沒再說話,可表情還是有些不服氣。

有一天晚上,小磊呆在家裏寫作業,寫著寫著鋼筆沒有墨水了。他在家裏找了一會兒,發現墨水已經用完了。此時天色已晚,商店早就關門了,怎麼辦呢?作業還沒寫完呢?小磊焦急地望著媽媽,媽媽也感到無可奈何。正好住在隔壁的許阿姨來串門,知道小磊要用墨水,就立刻說:“墨水用完了嗎?哦,不要著急,我家有。”說完,她趕忙走了出去,不一會兒,她拿來了一瓶墨水,笑著對他們說:“這墨水你們先用著,等我們要用的時候再來拿。”於是,她放下那瓶墨水就走了。媽媽和小磊連忙道謝。

媽媽認為這是教育小磊的好機會,於是她故意對小磊說:“這個許阿姨真是太傻了,將墨水送給了別人,她能夠得到什麼好處呢?”聽了媽媽的話,小磊愣住了,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一個道理,忙說:“媽媽,阿姨是好人,這叫互相幫助。”

媽媽見小磊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非常高興,又乘機說:“小磊,你說得對,許阿姨身體不是很好,而且工作忙,每天早出晚歸,非常辛苦;李阿姨家有個3歲的孩子,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趙奶奶年紀大了,兒女都在外邊,沒人照顧。遠親不如近鄰,誰家有難處,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盡量幫助他,而不能在一些小事上計較太多。”

聽了媽媽的話,小磊慚愧地低下了頭,紅著臉說:“媽媽,我錯了,以前太自私了,請您原諒。我以後一定要多幫助同學,決不讓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