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樣板計——父母要給孩子當好第一任老師(1 / 3)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嚴於律己,處處事事以自己的正確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1.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

孩子的健康成長,尤其是孩子健康心靈的形成,往往取決於孩子是否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取決於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否合理。為了讓孩子能健康成長,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年京城舉行大考,一位秀才帶著他近期將臨盆的妻子前往京城應考,這樣既不耽誤考試,還可以照顧妻子。

誰知一路的奔波動了胎氣,妻子在路上陣痛起來。秀才隻好帶妻子住進了一家酒館,更巧的是,酒館老板的妻子也正要生產。秀才看到這種情景心底踏實了許多,現成的接生婆正好順道幫妻子接生,免去了許多麻煩。

當天晚上,秀才的妻子和酒館老板的老婆先後產下兩個兒子,母子皆平安。兩個男嬰算來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同一時辰生下的。兩家人都非常高興,這也算得上有緣了。秀才在考完回程時,又在酒館住了三年多,每日教兩個孩子習字、作畫,兩個孩子都很聰明,這讓秀才越看越愛。後來由於家鄉有事,秀才才告別酒店老板和妻兒一起回鄉。

一轉眼,16年過去了,秀才和酒館老板的兒子都長大了,秀才的兒子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考上了狀元。老秀才高興之餘,想起酒館老板的兒子與自己兒子的生辰八字相同,想來也有個錦繡前程吧。

回想當年酒館老板收容妻子臨盆之恩,秀才便準備了禮物,專程去拜訪酒館老板。等到了酒館老板家,隻見老板坐在門口吸著旱煙,秀才將禮物呈上,並問起了他的兒子。酒館老板指了指門內,說道:“喏,在幹活呢!”

秀才順著酒館老板的指引,看到屋內有一個年輕人正站在櫃台內給客人打酒呢!“是他,這可奇怪了。按命理說來,你兒子和我兒子生辰時刻相同,八字也一樣,理應此時也該求取個功名才是,怎麼會……”秀才滿臉詫異。

酒館老板大笑:“什麼功名,這小子從小跟著我賣酒、招呼客人,大字不識幾個,拿什麼去考功名啊!”

從這個故事裏,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兩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子,在聰明程度上也不分上下,可是秀才的兒子考上了狀元,酒館老板的兒子卻站在櫃台前賣酒。因此教育學家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說,孩子的命運、成長方向往往取決於他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主要包括家庭的經濟條件和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等。其中,經濟條件如果不是入不敷出,生活難以為繼的話,對孩子教育的影響關係不大,而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為方式、生活習慣等則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

事實上,好的家庭環境也並非指富有的父母,而是指父母關愛孩子,正直有品味,與孩子有良好的互動,這才是最適合孩子生長的家庭環境。

運用樣板計,首先就要讓孩子有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有個值得效仿的榜樣。那麼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1)夫妻相敬相愛

夫妻應該相敬互愛,而且要公開地讓孩子們看到這種深厚感情。比如,父親在生活中多照顧妻子,逢年過節向他們的母親贈送禮物,出門時給她寫信等。如果一個孩子了解他的父母是相親相愛的話,父母就無需更多地向他解釋什麼是友愛和親善了。父母的真實情感流入了孩子的心田,從而有益於他在將來的各種關係中發現真摯的感情。

(2)夫婦共同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在家務和養育孩子方麵妻子要比丈夫付出的多,這樣做是不好的,一個良好的家庭裏,丈夫應該自覺地幫助妻子,這樣不但會贏得孩子的尊敬,而且會使夫妻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撫養教育孩子,幫助妻子就是對孩子的愛。

(3)身教重於言傳

父母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示範給孩子,以便於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身教勝於言傳。當我們把垃圾放入垃圾箱裏,孩子也會這樣做;而如果我們隨處亂丟的話,孩子也會亂丟雜物。如果我們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助人為樂,處世豁達,我們的孩子也就有可能成為這樣的人。孩子在潛移默化地摹仿著我們,因此我們需要使自己成為好的榜樣。

[樣板計妙解]:孩子從他的家庭環境中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家庭就是孩子的整個世界,因此,父母們要注意身教重於言教,給孩子創造好的環境,這樣孩子的心靈才能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