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不能對孩子冷嘲熱諷(1 / 2)

當孩子說謊後,很多家長會對孩子大罵一番,有的還進行冷嘲熱諷。這會嚴重傷害孩子的內心,給孩子的精神上造成一定的創傷,讓孩子在心中對父母產生嚴重的不滿。很多時候,語言上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遠遠比身體上帶來的傷害嚴重。身體上的傷痛可以愈合,可是語言上的傷害很可能一輩子都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有的孩子甚至會因為家長或者老師一句諷刺的話語而走上輕生的道路。

有一天,張佳因馬虎做錯了一道題。當媽媽知道後,生氣地對他說:

“你這孩子,怎麼屢教不改,我看你就是挨打的貨……”

媽媽的一番話深深地刺痛了張佳的心,他覺得媽媽的批評太過分了。他隻不過是做錯了一道題,但媽媽卻大動幹戈,對他講出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話。平時媽媽總是教導他要懂禮貌,可是媽媽自己講出的話語卻髒話連篇。媽媽的話讓張佳感到很傷心……

有的時候,孩子會對自己的未來滿懷期待,說出自己未來的理想,可是當他們說出口後,立刻會收到家長的嘲諷,他們以為孩子是不自量力,癡人說夢。

一天晚上,張佳對爸爸講:“我將來想考碩士。”

爸爸聽後哈哈大笑,說道:“你學習成績那麼差,別瞎想了,你哪有那本事?”

爸爸的話打擊了張佳的自信,他原本想要和爸爸談一下自己的理想,可是爸爸的反應讓他覺得很沒有麵子。從此以後,他再也不和爸爸談心了。

當孩子和父母談及自己的理想時,很多家長會覺得不可思議,覺得他們是在癡心妄想,無意之中他們會講出一些傷及孩子自尊的話。家長得知孩子的理想後,應該鼓勵孩子為自己的理想樹立目標,不斷努力去奮鬥。有的時候,孩子的想法很可能很天真,讓家長覺得不可能實現。可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遠大的理想是成功的開始。現實和理想總是有一定的差距,隻要朝著理想不斷奮鬥,隻要不超出能力的範圍,就一定會有實現的一天。

從前,兩個建築工甲和乙在造房子。有人問他們各自的理想。

甲回答道;“我隻要建好房子,能夠賺錢就足夠了。”

乙則這樣說道:“我的理想是建造世界上最美的房子。”

幾年後,甲還是原來的建築工,每天還是重複著相同的工作;而乙卻成為當地有名的設計師,可以設計出很多漂亮的建築物。

心有多高,路就會有多寬。理想決定人生,做任何事情,沒有最初的理想,便不會有成功的一天。所以家長不可小瞧孩子的理想。今天看似他的想法不現實,可是很有可能將來會成為現實。

有的父母還會和自己的孩子開玩笑,講出一些不中聽的話。對此家長會不以為然,可是他並不知道自己無意的話傷害了孩子。比如當孩子主動去幫助家長做家務的時候,有的家長會講“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今天刮西北風了”之類的話語。家長這些話語很可能並沒有諷刺孩子的意思,可是他們說話的語氣有點過分,會讓孩子產生誤解,覺得家長在暗諷自己。

不管是什麼情況,如果從家長嘴中說出的話猶如利劍,刺痛孩子的心,這種傷害很可能是刻骨銘心的,孩子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有的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性格會變得很壓抑,反叛性很強,仇視心理很重。

北京發生過一起滅門案,凶手竟然是男主人。他之所以滅絕人性,把自己的家人殘忍殺害,和他從小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原來他從小便受家長的管製,家長對他要求很嚴格;後來他結婚後,妻子也對他管得很嚴,經常對他說一些難聽的話。正是這種長期壓抑的心情讓他難以承受,最終釀成悲劇。

以上的事例說明,精神上的傷害是最可怕的。因此家長在教育子女的時候要特別注重這一點,千萬不可講出一些難聽的話,傷害孩子的自尊。孩子年紀雖小,但是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尊嚴。當他們犯錯後,家長應該用溫和的語氣來引導孩子,告訴他們自己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另外家長還應讓孩子找出自己犯錯的原因,讓他們今後一定不準犯同樣的錯誤。

語言的殺傷力是很厲害的。父母總是以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和孩子交流,這也會傷及孩子。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要在他們心中樹立起威信,所以就有權打罵孩子。這種認識是極其錯誤的。在專製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經常受到家長的斥責,這會造成孩子懦弱的性格,膽小怕事。命令式口氣會讓人感到很不舒服,總有一種家長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感覺。不論是和孩子相處,還是和外人打交道,相互之間不論身份如何,最重要的是地位平等。不懂得尊重別人,別人表麵心服口服,實際上心中會滿懷怨言。隻有相互溝通尊重,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