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性格(5)(2 / 3)

16歲的峰峰和父母之間就像是朋友,他和父親時常開玩笑,還“稱兄道弟”,和媽媽也時常“沒大沒小”。峰峰什麼問題都可以和父母談論,無論是什麼事情,父母總是非常民主地聽取和尊重兒子的意見。峰峰非常感激父母的是,他們總是會在看似漫不經心的聊天中讓他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那一次,他和父母談論“學生戀愛”的問題也讓他受益匪淺。

原本對學校某些同學談戀愛的事情漠不關心的峰峰,某一天,突然對同學談戀愛的事情來了興趣。那一次是很要好的幾個同學在一起熱火朝天地談論起了這個問題,他也就想起了自己比較有好感的那個女孩。

回到家,峰峰就和爸爸媽媽談起了這個問題。父母聽兒子談到了戀愛這個敏感的話題,他們沒有表現出特別的驚奇,爸爸很平靜地問兒子:“你小子是不是有喜歡的女孩了?告訴我,她是什麼樣的一個女孩,漂亮不?聰明不?”

峰峰也一臉淡然地說:“可能是我魅力不夠吧,還沒有女孩喜歡我呢,有沒有偷偷喜歡我的,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我倒是真對一個女孩有點好感,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人們所說的那種喜歡。”

“哦,你覺得真正喜歡一個女孩是什麼樣的?”媽媽問。

“是不是就是想和她在一起,和她一起說話、一起做事?”峰峰說不出太多。

“這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曆的事情,你慢慢就會體會到了。我覺得這個時候男女之間的喜歡就像是剛剛熟了的葡萄一樣,看上去紅得很好看、很誘人,但吃起來還有點酸呢,等過一段時間,葡萄真正熟透了,才會又香又甜,那個時候才是很好吃的。所以,峰,你如果喜歡一個女孩,就要讓感情這種葡萄真正熟透了的時候再去采摘。”峰峰的媽媽說。

“我想起我在高中的時候喜歡一個女孩,那個時候我就天天想著法兒靠近她,努力爭取更多和她在一起的機會。說實話,剛開始她也願意和我在一起說話聊天,我就差跟她表白我喜歡她了。可是經過交往之後,我慢慢發現我隻是被那個女孩美麗的外表迷惑了,實際上她是一個很任性、也蠻不講理的女孩,我發現和她越來越沒有共同語言。幸虧我沒跟她表白,我就很自然地和她疏遠了關係。現在我明白了,那個年齡很多人所謂的戀愛或對異性的喜歡常常隻是曇花一現,往往隻是被對方的某一個優點迷惑了,真正深入交往下去才發現對方身上也有很多自己不喜歡的缺點。這種感情就像美麗的肥皂泡,遠看很美麗,但很容易破。當然也有真正情投意合並且很般配的,但那種情況不多……”父親也興味盎然地談起了他的“初戀”。

峰峰的父母就是在這種與兒子平等的交流探討中,春風化雨般地讓兒子明白一些人生道理,讓他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而峰峰也在這種溫馨的交流中,懂得了該如何處理自己與異性的關係,懂得了其他許多人生道理。正因為這種融洽的交流氣氛,正因父母讓兒子在平等的交流中獲得許多有益的人生教義,峰峰覺得父母既是他的良師又是他的益友。

6.“孟母三遷”

教養環境是指在家庭裏教育孩子的人員組成、家庭氣氛以及家人之間所組成的教育合力等因素,比如單親家庭的教育,家庭人員眾多但教育觀點不一致的教育,隔代教育等,這些因素對於孩子的性格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一些性格方麵的問題,因為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中父愛和母愛都是必不可少的,對男孩和女孩都是如此。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采取的教育方式會不一樣,給孩子帶來的性格影響也是有區別的,如男性大多豪爽、大度、要強、果斷,而女性大多細膩、情感豐富、更關心細節,而這些品質對於一個男孩或女孩都是不能缺少的。隻有父愛和母愛都健全,孩子的性格才會更健全。除了在離異或喪偶的單親家庭裏,即使是父母雙全的家庭裏,有的父母特別是父親常常會因為忙於事業,整日不在家甚至常年在外,而與孩子交流相處的時間很少,這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