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優良性格並不是單純靠父母的說教就能培養出來的,父母本身優良的性格對孩子是具有極大影響的教育因素。可以說,父母優良的性格比父母的說教對孩子具有更大的教育力量。具有優良性格的父母也許不用對孩子講很多大道理,孩子也很容易形成許多優良的性格,因為父母的好性格對他就是很好的學習榜樣。
一個遇到不順正在發火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因為孩子發火而生氣、懊惱,也暴跳如雷地教導他:“你小子不要發火好不好,你還惹不起了啊?”父母這種指責式的說教反而會讓孩子火上澆油,父母的語氣和態度會讓他更加心煩、惱怒,可能會發更大的火。而如果父母隻是微笑著靜靜地陪伴著發火的孩子,隻是靜靜地聽他訴說他所遇到的煩惱,父母的涵養和大度、父母的寬容和理解也會讓孩子慢慢變得有涵養和大度,讓他內心的火慢慢熄滅。這其實就是父母的性格對孩子言行的影響,這樣長久下去對孩子的性格形成也有不同的影響。
在父母言行中體現出來的性格品質和父母的言行榜樣,比父母義正詞嚴的說教更能激勵孩子,有什麼樣性格的父母往往會教育出什麼樣性格的孩子。所以,父母首先要努力優化自己的性格,在一言一行中注意改善自己的性格缺點,而不要隻是教導孩子如何做。雖然說,成年人的性格不容易改變,但並非不能改變,逐步改變自己不良的性格,這不僅對於父母自己以後的人生,而且對於孩子的人生都有長遠的影響。
把握好教育的主導方向
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性格培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影響著孩子性格發展的方向。父母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教育的主導力量,降低或消除不利因素對孩子性格的不利影響。
20世紀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小時候是個公認的非常淘氣的壞男孩,他常常搞各種惡作劇,是一個很不討人喜歡的孩子。而且,幼時的戴爾因為家庭貧窮和身體瘦小等生理缺陷,他比同齡的孩子更多了些憂鬱和自卑。在戴爾9歲的時候,父親把戴爾的繼母娶進了家門。父親向繼母介紹戴爾時說:“親愛的,你要注意這個全社區最壞的男孩,他可讓我頭疼死了,說不定明天他就會向你扔石頭,或者做出別的什麼壞事,他會讓你防不勝防。”
但讓戴爾感到意外的是,繼母非但沒有像別人那樣厭惡他,而且還微笑著走到他的身邊,托起他的頭並撫摸他,她對丈夫說:“你錯了,他不是全社區最壞的男孩,而是最聰明的、但還沒有找到發泄熱忱的地方的男孩。”繼母的話讓戴爾很感動,他感到心裏很溫暖,他很久都沒有被人喜歡、被肯定的美好感覺了。從此,他和繼母建立了很融洽的關係,繼母對他的讚賞和肯定逐步改變了戴爾的命運。在戴爾14歲的時候,繼母給他買了一台打字機,並對他說,相信他會成為一位作家。戴爾接受了繼母的建議,並開始向一家報紙投稿。來自繼母的力量激發了戴爾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繼母的關愛和教育下,這個“全社區最壞的男孩”日後創造出了成功的“28項黃金法則”,幫助了千千萬萬的普通人走上了成功之路,成為成就卓著的成功激勵大師,他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塑造千千萬萬人的優良性格的教育之父。
試想,如果不是戴爾·卡耐基的繼母,不是她欣賞很不討人喜歡的戴爾、並給予他關愛和科學的教育,也許戴爾會成為一個問題孩子、問題少年直至成為問題青年,也許他的一生就此毀掉。在家庭挫折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下,戴爾曾經是個壞男孩,性格也很憂鬱,而他的繼母卻用肯定和賞識、用科學的教育讓他的潛能不斷地得到了發揮,最終使他成為一個非常成功而快樂的人。
可見,家庭教育往往會決定一個孩子的性格發展方向,對他的一生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科學的家庭教育會幫助孩子形成優良的性格,而不科學的家庭教育則會使他形成不良的性格。因而,父母要努力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去培養孩子優良的性格,把握好家庭教育對孩子性格影響的主導方向,為他一生的幸福與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是父母最重要的職責。
5.“家庭會議”
現代的家庭教養態度可以分為溺愛型、專製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等。
溺愛型家長對子女過於寵愛、過度關心和保護,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百依百順,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任性、驕橫、意誌薄弱、自私自利、依賴、懦弱等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