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慧商何來(3)
創造力解析
創造力是好東西。著《時間簡史》一書的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說過:“如果你從事科學事業,你必須有創造力,否則你隻是重複無聊的方程式,你永遠也發現不了新東西”。
那麼,創造力究竟為何物呢?
簡單說來,創造力是一種思維能力,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這種能力除了需要想像力外,還需要知識的輔助,所以創造力其實不是一種單一能力,而是集合多種能力的表現。
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智力或稱智商並非創造力的惟一決定因素。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中國人號稱地球上智商最高的生物,可絕大多數新思想、新發明、新知識都不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
為什麼智商高的中國人創造力不行呢?難道創造力不是從大腦中產生的嗎?
我覺得關鍵原因是“創造”不僅要“創”,還要“造”,中國人的想像力並不差,看看《西遊記》吧,跟它比起來,《哈裏·波特》就是小兒科。而那些極富想像力、花樣百出的各式迷信,中國人可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可惜的是,“創造”並非僅指天馬行空、漫無邊際的想法、創意,而是更強調“造”這個能力。事實上,我們中國人缺的就是這種把想法“造”出來的能力。
為什麼會缺乏這種“造”的能力呢?可能跟我們的思維工具———語言有關,跟我們的思維方式———強調直覺缺乏邏輯有關,跟我們的文化———缺乏科學精神與哲學傳統有關,跟我們的社會———封建專製有關。甚至有人提出跟地理、氣候、食物有關等等。
學者黎鳴從曆史根源的角度分析了中國人為何缺少創造力。他說,“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深遠的儒家、道家、法家以及後來的佛家都是愚民的,中國的曆史傳統就是一個愚民的曆史傳統,中國的曆史其實就是一個不要人聰明的曆史,是為集權專製障目的曆史,所謂君要民愚民不得不愚,所以中國人今天的愚蠢就是官造成的,就是集權專製造成的;從社會現實來看,你的耳朵所聽到的,你的眼睛所看到的並不能使你聰明,你明明眼睛看到的是鹿,他要指鹿為馬,你明明耳朵聽到的是悲慘的聲音,他偏要歌功頌德。”
好在這樣完全壓抑創造的社會已經漸行漸遠。我們的社會越來越自由,供人們獨立思考、發揮創造力的空間越來越大。我們看到,一旦在社會、文化等方麵獲得足夠的空間,中國人創造力是驚人的。看看李安、吳宇森、徐克這樣的大導演,楊振寧、李政道這樣的大科學家吧。
所以,決定創造力的不僅僅是右腦發達不發達的問題,也不是小時候給大腦多少刺激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社會環境問題,是教育問題。知道這個道理有什麼好處呢?就是能夠對創造力這東西有個正確認識———中國人創造能力的低下並非由於大腦功能不足,而是由於種種後天的因素。
想像力豐富僅僅是創造力的基本條件之一。要想把想像力轉化為創造力,使想像中的東西變成新思想、新產品、新事物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還需要一些條件去實現它。這個條件包括知識、思維方法以及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真知識解析
我這裏所說的真知識不單指那種與假相對的真知識,而是指真正有用的知識。什麼是真正有用的知識呢?首先,喜歡學的知識是有用的知識。求知是人的本能,縱使沒有任何考試存在,我們也會自覺地去獵取這些知識。其次,對個人發展有用的知識是真知識。而知識有用的一個前提,就是這種知識一定不能是“假”的,如果是假的知識,那肯定是沒用的知識。第三,經過大腦思考而不是經過死記硬背得來的知識。愛因斯坦說過,“知識,隻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到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才能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