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社會實踐篇(1)(2 / 3)

事實上,孩子之所以會不停地問為什麼,主要是因為孩子對他所接觸的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孩子問得越多,問的範圍越廣闊,這說明孩子善於觀察新鮮事物,是一個善於動腦子的人,這樣的孩子智商一般都比較高,家長應該打心眼兒裏感到高興。可見,提問題是孩子的一種正常現象,可以幫助孩子開發智力和思維.從而促進孩子的認知能力。麵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應該正確對待,先弄清楚孩子問問題的真實目的,然後再回答。而且,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種最便捷的手段,父母的答案往往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人生。

當然。對於孩子所提出的鋪天蓋地的問題,常常令許多父母難以招架。而且,任何父母都不可能有時間立即回答這些看似簡單卻難以回答的問題。許多孩子往往是一提問就一發而不可收。尤其是當孩子問問題並不是想得到答案,而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或者故意想惹大人生氣的時候。

該怎樣正確對待孩子老是喜歡問問題呢?家長可能考下麵的建議試試:

1.不要拒絕孩子問問題。

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問的問題並不一定要有標準的答案.隻是希望家長能夠對他們提的問題有所反應。當然,做家長的也不可亂說一個答案來敷衍孩子,因為,孩子很可能將你的答案牢牢地記在腦子裏,以後想改過來就難了。到了五六歲,孩子問的問題就會有一定的邏輯,也就需要家長費費心來解答問題。如果家長不能回答,可對孩子說:“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好嗎?”引導孩子繼續觀察思考,從中找出答案。這可是個培養孩子觀察思考能力的妙法啊!

2.嗬護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很早就有了好奇心,這一點遠遠早在孩子提問之前。家長要用規範的話語去回答或是一起討論這些問題.教會他認識各種事物以及這些事物的名稱。不論他是否聽得懂,也要常常對他講話,孩子的語言就是在聽與模仿中學會的。

3.盡力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

一定要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每個問題,不可敷衍了事。回答時要回答問題的真正所在,一旦孩子發現你是在敷衍,就會嚴重挫傷孩子的好奇心。但是,也不要著急地想讓孩子了解許多他還不能理解的東西。

父母禁語

“煩死了,不要再問了!”

現在,許多父母已經越來越重視回答孩子的提問了,但有的時候,由於孩子的“為什麼”密度太高或難以回答,有些父母疲於應付而失去耐心,便會斥責孩子:“煩死了,不要再問了!”這樣會嚴重挫傷孩子的好奇心。

親子溝通心法

自己不知道的,不要胡亂作答。

92.“寶貝,好勇敢,一點都不怕苦,是嗎?”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吃藥不合作

玲玲要吃一種藥,連吃三個月。每次吃藥都是父母連打帶罵,外加威脅強迫才能吃下去,講道理一點用都沒有,可把父母愁壞了。

案例分析

其實吃這麼長療程的藥,也確實夠難為孩子的了。

孩子不願意吃藥是因為怕苦,不敢吃,可以采取以下幾個辦法:第一個是對比。找一個更值得痛苦的,如打針,跟他說:如果不吃藥就去打針。或在吃藥的時候把一個道具針放在旁邊,讓他選擇,他會選擇吃藥。第二個是用語言刺激。孩子肯定對“勇敢”這個詞有感性的認識,你可以用語言刺激他,比如“寶貝,好勇敢,一點都不怕苦,是嗎?”第三是通過同伴來促進,像演戲一樣,找個孩子最熟悉的小朋友來做演員,吃同樣的藥,但對方是你調換的其他東西,當對方吃完以後你會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你的孩子會受不了,慢慢地就變得很爭強好勝,完成吃藥的任務。

父母禁語

“這麼沒勇氣,吃藥有什麼難的。”

可見父母是想用激將法來讓孩子吃藥的,豈不知這麼說會使孩子失去自信,我就是個沒勇氣的孩子,你們也不喜歡我,我幹脆不吃算了。孩子自暴自棄,家長心裏也一定不舒服吧?

親子溝通心法

對孩子而言,鼓勵是金。

93.“沒關係,沒關係,是媽媽不好,沒有告訴你怎麼才能端好。”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幫媽媽端菜時把菜灑在地上

媽媽在廚房裏大叫:“飛飛,菜已好了,快幫媽媽端出去!”

飛飛跑進廚房,端著滿滿一盤菜走向飯桌,一不小心,“呯”菜灑了,盤子碎了,飛飛站在那裏哭了起來。媽媽聽到聲音,急忙跑了出來,看著滿地的菜責備道:

“你真是笨,連這種事都做不好!”

飛飛哭得更傷心了,捂著臉跑回屋裏。

案例分析

孩子幫忙做家務事出錯,這是不可避免的,別說孩子,就是大人有時也會出錯的。因此,奉勸各位家長:別異想天開地指望孩子把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條,隻要孩子努力做了,結果如何並不重要,那樣孩子才會越做越好。試想如果飛飛的媽媽看到菜灑了一地,說:“沒關係,沒關係。對不起啊!是媽媽不好,沒有告訴你怎麼才能端好。”孩子的感覺又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