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缺陷的孩子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庭環境,這是做父母的必須做到的一點。一般來說,這樣的孩子待在家裏的時間較長,家庭環境的好壞,會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心情,比如是否愉快,學習是否安靜,生活是否方便等等諸多問題。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和身體,使他們不覺得孤獨,倍感家庭的溫暖,樹立自立思想,培養自立能力,使他們感到自己也能與健康孩子一樣自立自強。
父母禁語
“哎,你這輩子可完了,怎麼辦呀!”
孩子身體有缺陷,本來已經很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父母一句:“哎,你這輩子可完了,怎麼辦呀!”更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眼前一片黑暗,沒有一絲光明,嚴重者會傷失生存下去的勇氣。
親子溝通心法
告訴孩子,有一顆健康的心比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更為得要。
68.“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別人能做到的你一定也能!”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意誌薄弱
“婧婧,你怎麼了,快告訴媽媽呀?”“婧婧,你怎麼了?”……
婧婧的媽媽伏在婧婧的身邊,拚命地喊著,她怎麼能想到,孩子上初一還不到一個月,竟然想到了自殺。
婧婧是家裏的獨生女,爸爸是中學的校長,媽媽是醫生,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關心著婧婧,爺爺奶奶更是視婧婧為掌上明珠。她有著優越的家庭條件,隻要是婧婧想要的東西,父母都會盡量地去滿足她,與其他同齡孩子相比,婧婧真的很幸福。
當然婧婧也是很爭氣的,整個小學階段,基本上每次考試都能拿到獎狀,親戚朋友無不誇婧婧是個好孩子,同班的同學無形中也願意和婧婧來往。婧婧是個不甘示弱的孩子,隻要考試,就想爭第一。上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考試婧婧由於身體不太好,結果考了第五名,誰也沒有想到,婧婧拿到成績單後竟就大哭了一場。小學畢業考試,她的成績很理想,順利地考入了一所重點中學。
這所中學就是婧婧理想中的學校,入學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同學們都進入了學習的狀態。這時,婧婧才發現自己原來的優越感一下子全沒有了,身邊的同學都是那樣優秀。課堂上,婧婧回答不出來的問題,總有那麼多的同學似乎不假思索就能說出答案;老師的目光在婧婧身上停留的時間也少了;開學不到一個月要確定班幹部,結果名單裏也沒有了婧婧;英語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們聽寫幾個單詞,婧婧隻寫對了一半;語文課上,好不容易才爭取到了回答問題的機會,竟然說錯了……
這一切都讓婧婧不斷地懷疑自己,責備自己。她甚至感到自己再沒有臉麵見父母了,放學路過小河邊的時候,婧婧就……
案例分析
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意誌力,隻是強弱不同,每位有長應從孩子實際出發,找準弱點。
比如那些做事情虎頭蛇尾的孩子,看起來很讓人頭疼,卻是能夠很快確定目標、確定行動階段的人,而他們的弱點在於堅持性和自製力上。對待這樣的孩子,在確定目標之後,要打預防針,提醒他一旦幹起來,就要克服困難堅持下去。在行動過程中,則要幫助孩子正視困難,克服困難,加大自我管理的力度,不斷地激勵他。在接近目標時,尤其要講“行百裏者半九十”的道理。有幾次這樣的過程,孩子的薄弱環節就會得到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