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禁語
“噢,這個嘛,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用“噢,這個嘛,等你長大就知道了”來胡弄孩子,不把事實說清楚,孩子很容易濫用想像力,胡思亂想。甚至為了滿足、證明自己的想象,做出一些不當的言行舉動。此外,如果孩子察覺到兩性關係裏的一些實情,你卻不承認,等於是告訴孩子你不誠實,這可有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喲!
親子溝通心法
教導孩子場合要適當。
66.“好吧,我們養一隻小兔,不過養小動物很麻煩的,你要加油啊!”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要養寵物
星期天,晶晶跟爸爸一起去逛花鳥魚蟲市場。在這裏,晶晶被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給吸引住了。那些小動物有小兔子、小鬆鼠、小雞、小鴨、小鳥以及其他晶晶叫不上名字的,它們都是那麼可愛。晶晶纏著爸爸,到底買了一隻小白兔帶回家去。她非常關愛這隻小白兔,一會兒摸摸,一會兒抱抱,一時喂它菜吃,一時給它水喝,對它愛不釋手。晶晶的媽媽嫌小兔子又拉又尿的太髒,反對讓晶晶養它;爸爸則主張既然晶晶那麼喜歡,就該讓她養,兩個人為此事爭執不下。
案例分析
小動物活潑可愛,姿態動人,一般情況下,孩子都喜歡小動物。
孩子熱愛小動物的心理,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是孩子對比他們弱小、幼稚的小生命的一種優越感的表現。他們平時受到大人的照料和幫助,現在能夠讓自己站在優勢地位“照料別人”,這種優越感,是兒童的自尊心和責任感發展的基礎,對健全人格的形成十分重要,另外,孩子在喂食、撫摸小動物中,可以培養愛憐弱小之心,既然養小動物有這麼多好處,父母當然應該同意了,不過要讓孩子做好思想準備,給他鼓勁,畢竟養動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告訴孩子:“好吧,我們養一隻小兔,不過養小動物很麻煩的,你要加油啊!”
父母禁語
“小孩子要以學習為主,養什麼兔呀!”
有的父母和晶晶媽媽的觀點一致,怕孩子養寵物耽誤學習,往往加以阻撓,他們認為:“小孩子要以學習為主,養什麼兔呀!”其實養寵物是個對孩子“愛心教育”的好機會,父母這麼做不就失去了一次良機嗎?
親子溝通心法
在生活中為孩子傳授知識。
67.“不要緊,要知道心靈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有生理缺陷
琳琳的一條腿因小兒麻痹而落下了殘疾,失去了正常兒童應有的歡樂。琳琳長大了,上小學了,但她卻因自己的殘疾而自卑,性情孤僻,鬱鬱寡歡,總感到自己低人一等。琳琳的父母想開導她,卻又總說不到點子上,為此,他們很憂慮。
案例分析
生理上的缺陷,必然會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影響,他們往往為自己的缺陷而感到自卑、沮喪;當別人真心實意幫助照顧他時,他卻感到自己是拖了別人的後腿,覺得麵上無光,消極厭世;學習上碰到困難容易心灰意冷,認為自己反正是低人一等,學了也沒出息,缺乏進取心。他們大多數性情孤僻,性格內向,內心世界十分複雜,也十分敏感,別人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可能引起他們的疑慮。父母對這些兒童要特別細心,千萬不要傷害他們的心靈。
一個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如果他能得到父母、兄弟姊妹的關心愛護,那麼,他就會有80%的自信心,讓孩子經常聽到“不要緊,要知道心靈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這句話,使自己“身殘誌不殘”,其實,家長要做的,就是承擔起殘疾兒童心理、生理的雙重教育任務,讓孩子也像正常健康兒童一樣,享受到人生所有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