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禁語
“你真給我丟臉!”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別麵前表現得好一些,那樣自己臉上的很光彩呀!然而有退縮症的孩子卻令父母很失望,他們越是越有人的時候,越害怕,越不敢表現自己。父母可能會生氣地說:“你真給我丟臉!”人人愛麵子,這是人之常情。但孩子不這樣想呀,他以為父母嫌棄自己,討厭自己。他也會為惹媽媽生氣而責備自己。
“嘿,看你那樣子,還敢跟別人說話?”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有缺點,不去耐心說服教育,幫助他糾正,而是嘲笑孩子:“嘿,看你那樣子,還敢跟別人說話?”這給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壓力,不利於孩子成長。
這樣的父母雖然不多,但危害極大。嘲笑孩子的父母,最初也是處於一種恨鐵不成鋼的關愛心理,但是長期下去,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成見,偏激到敵視孩子。
在實踐中還發現,有的孩子對父母的嘲笑會耿耿於懷,隻是因為沒有反抗的力量,暫時埋藏在心底,一旦長大了,往往會尋找機會報複。
親子溝通心法
讓孩子走出大門才是對孩子的真愛。
54.“孩子,我們去和小朋友遊戲好嗎?”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有自戀傾向
李菲從5歲的時候,爸爸媽媽離婚,她與母親生活在一起。母親性格內向,獨自支撐著家庭生活,非常繁忙。盡管她會偶爾擠出時間來陪心愛的女兒;但母女倆在一起的時間仍然少得可憐。並且母親嚴肅、認真的神情總讓李菲覺得不舒服、乏味,好覺得母親好像離他好遠遠。林娜看到媽媽時,總想趕快離開。事實上,林娜特別希望和媽媽在一起,像其他孩子一樣向媽媽撒撒嬌、說說心裏話,她隻有媽媽一個親人呀!她多想媽媽能收起嚴肅的麵孔,但媽媽始終那樣冷落她,總是說自己很忙,沒太多的時間照顧她。李菲感到自己好可憐。媽媽一點都不愛她,她該怎麼辦呢?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環境影響下,李菲漸漸地變了。以前活潑開朗的她變得向媽媽那樣內向、害羞;她過多地關注自我、以自我為中心、總是一副目中無人的神情:她對身邊的人十分冷漠、缺乏同情心;她對別人給自己的評價過分敏感,渴望得到持久的關注和讚美,嫉妒心強。每當李菲聽到別人誇獎自己,就會得意洋洋、沾沾自喜;若聽到批評之言,便會暴跳如雷、憤憤不平。在家裏.她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和媽媽發脾氣。母女之間的關係更加冷淡。在和同學相處時.她很少能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問題,很難理解別人的心情和感受。媽媽見孩子這樣著急了,經過谘詢心理專家,得知李菲有自戀傾向。
案例分析
自戀傾向的產生多與童年的經曆密切相關,如單親家庭,教養不當,缺少同齡夥伴等。
家長首先要教孩子學會關心別人,消除自戀傾向。為孩子提供與小朋友接觸的機會。如帶孩子與小朋友去做遊戲等,經常提醒孩子:“孩子,我們去和小朋友遊戲好嗎?”作為家長應該對孩子敏感一些,對孩子談話的欲望給予優先的注意,盡量滿足他們的談話要求,善於營造輕鬆、自然的談話氣氛,不要使每一次談話都過於沉重,以至孩子會有意避免與父母的接觸,由於對父母不信任而過多關注自己,漸漸地形成自戀傾向。在孩子麵前不要吝嗇您的微笑。家長的微笑和欣賞往往勝過一切,喜歡受到別人的讚賞是人類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所以,家長要學會誇獎孩子。任何孩子身上都有值得誇讚的地方。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有自信、積極的心理。微笑地麵對孩子,就是用一種最美好的態度來關心孩子。微笑就是給孩子的最大關心和鼓勵。會給孩子無窮的動力,會促進孩子健康心態的發展。
父母禁語
“我沒時間,自己玩去!”
家長對孩子每一句話都應認真作答,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帶有責備的口氣,“我沒時間,自己玩去!”之類的話孩子聽了會很傷心,你願意看到你的心肝寶貝傷心落淚嗎?
親子溝通心法
放下您手中的活,聆聽孩子訴說吧!
55.“不要緊張,相信你是最棒的!”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考試怯場
小學六年級學生王鵬的家長一談起王鵬的學習就會愁眉不展:“我家鵬鵬學習很用功,從來不用叮囑他寫作業溫習功課什麼的,平時考試成績也挺好的,可每逢大考成績就很不理想。要是把考卷發給他,讓他在家裏重做一遍,他幾乎什麼都會。我們問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隻是感覺到考試的時候腦子裏稀裏糊塗的,心裏慌得很。這可怎麼辦呢?”
案例分析
許多孩子或輕或重地表現出考試“怯場”的心理問題,這可是影響孩子一生致命的“壞毛病”,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下麵的建議是否可以幫您一忙呢?
1.淡化考試氣氛,放鬆心情。像競技運動比賽前的放鬆、調整一樣,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為孩子減壓,盡量讓孩子感覺到考試不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和其他的日子一樣,其實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讓孩子以一顆平常的心去參加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