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心理調控篇(1)(2 / 3)

案例分析

其實,人人都有自卑感,隻是程度不同罷了。小的時候,看到別人長大而自卑;當我們長大的時候,卻發現別人比我們更有錢;當我們有錢的時候,看到別人比我們更富年輕力壯,這些都會在我們心底裏產生自卑。這樣看來,自卑其實是不可怕的,從某種程度上講,自卑也是推動一個人不斷自我完善的動力。但是,如果你已經認識到自己的自卑,而不願去進行自我突破的話,那麼自卑對你來講就是非常有害的。

對於兒童階段產生的自卑心理,幼兒教育專家認為,隻要注意糾正,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而不注意調控,少數幼兒會變得更加孤僻、懦弱、缺乏自信心。因此,家長如發現幼兒有自卑表現時,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既要認識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發生錯誤,做到對幼兒不一味地責備、訓斥,同時為幼兒提供必要的條件,鼓勵孩子的優點,“相信自己,你有你自己的優點。”隻要孩子有了成功和進步,即使隻是很小的一點,就及時對其表揚,幫助他們建立自我價值,培養自信心。這樣孩子的自插心理就會逐漸消除。

父母禁語

“你怎麼這麼笨,看人家,可比你強多了。”

對孩子進行教育,最好不要拿某些小朋友去跟自己的孩子比。比如:“你怎麼這麼笨,看人家,可比你強多了。”這樣不但能以說服孩子,而且還會使孩子跟被拿來比較的小朋友產生敵對情緒,造成兩者的隔閡。父母盲目地拿別人孩子的長處和自己孩子的短處相比,責罵訓斥,諷刺挖苦,會使自家孩子越來越自卑。

“我們家怎麼有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孩子。”

“我們家怎麼有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孩子。”這句話出自父母的口裏,好像他們已經對孩子失去信心,孩子的自信心能建立起來嗎?

父母對孩子過於刻,總指責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行,孩子在短暫的生活中,難以體會成功的喜悅,因此會覺得一事無成,而懷疑自己的能力,自卑心理更加嚴重。

親子溝通心法

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53.“媽媽相信你是個勇敢的孩子,勇敢的孩子是不怕的。”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膽小退縮

青青家庭條件十分優越,父母和爺爺奶奶對她疼愛有加,對她照顧得非常周到,生怕她受一丁點兒委屈和傷害,從不肯讓她單獨出門,他們告訴她外麵有壞人,像大灰狼一樣狡猾而凶惡,一個出門會被她們搶走的。因此,青青養成了膽小退縮的性情,不敢自己上街,7歲了仍不敢與其他大人孩子交往,就是到家門口玩玩都不敢獨自去,生怕大灰狼從籠子裏跑出來把她搶走,凡事總依賴父母和爺爺奶奶。

案例分析

從青青的案例中分析,她可能是患上兒童退縮症了。

有這種病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他們很難適應新的環境。在沒有特殊原因的情況下,他們表現得特別孤獨、退縮、膽小、害怕,不願到陌生的環境中去,甚至連去動物園、逛公園、看電影、隨父母到親友家做客都很害怕;也從不主動與其他孩子交往,常常是一個人孩子孤孤單單、沉默少語,寧願一個人呆在家中與玩偶為伍,也不願參加孩子們歡樂的遊戲。即使是在自己的家中,如果來了客人,也不敢去接待。

有關專家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兒童退縮症的發病率常在5~7歲。

父母的態度與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家庭對兒童照顧得過分周到,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寸步不離父母,一旦父母不在身邊,就會失去安全感。這樣的兒童,逃避一切,把父母視為安全港。另外,行為怪僻的父母,家庭不和或意外事件,也常常是造成兒童退縮的原因。另外,孩子有退縮症也可能是由於他性格的缺陷,如孩子抑鬱、膽小、忸怩、自卑、孤僻等。既然找到病因,就該對症下藥了。如果是父母教養不當,就應從改變教養方法入手;如果是經受某種重大刺激,應加以慰藉與開導等,如對孩子說:“媽媽相信你是個勇敢的孩子,勇敢的孩子是不怕的。”力求家庭環境和父母態度有利於兒童身心的發展。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與小朋友們一起娛樂,克服孤獨感,適應外界環境,融洽人際關係。讓孩子加強體育鍛煉,在健身的同時,錘煉意誌,豁達情懷,培養樂觀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