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孩子,你的害羞我能懂!”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害羞
媽媽帶著三歲的洋洋去超市購物,這時媽媽突然遇見了一個好朋友,正要上前和她熱情招呼時,洋洋突然死命地抓住媽媽的腿,並且對朋友簡單的“你好,洋洋”這句問候置之不理。媽媽對洋洋的這種反常行為感到驚奇,立即詢問洋洋:“寶寶,你怎麼啦?你不是很喜歡她家的小妹妹嗎?”洋洋卻仍然躲在媽媽身後,一言不發。
案例分析
生活中像洋洋這樣的孩子並不少見,他們往往會對新情境表現出突然的“退卻”。這樣的孩子能夠控製自己的好奇心,他們小心謹慎。實際上,這是他們特有的、先天的氣質所決定的行為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害羞本身並不是一個問題,隻有當孩子的害羞程度大到阻止他結交好朋友,或者讓他們無法參與到集體活動中時,他們害羞的特性才會成為一個問題。
造成孩子害羞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幾種:
一是遺傳的因素,二是孩子可能有一個不愉快的童年,三是孩子缺乏社會經驗,四是缺乏自信心,五是父母教養態度。
爸媽的態度很重要,如果家有一個害羞寶寶,任憑你怎麼鼓勵,他都大膽不起來,此時爸爸媽媽往往會表現得焦急萬分,這種心態其實不利於幫助寶寶消除他們的害羞,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因此在害羞寶寶麵前,你的態度很重要。
那麼,如何消除孩子害羞心理呢?看看以下的幾點建議能不能幫上忙。
1.增加孩子社交、交往的機會
如果孩子害羞是因為從小沒有社交機會,父母就應當特別關注他們在這方麵的需要。領孩子到親友家中,或者請鄰居或同班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裏玩,積極創造一種輕鬆、歡快的氛圍,讓他們有機會接觸人,主要是讓他們學習如何與別人交往。也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團體活動,為孩子拓展人際關係及社交天地,增加孩子的交往機會。起初適合在比較安全的環境鍛煉他。
2.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
當孩子有害羞、怕生情結時,父母應給孩子引導,使孩子有正確的觀念,但避免勉強地要求孩子。
3.適時給孩子打氣和鼓勵
父母的態度對於孩子消除害羞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有害羞的情況時,父母切勿當場給予難堪和指責,事後也要不時為孩子打氣,找出孩子害羞的潛在原因,耐心教導。隻要孩子有進步,我們就要給他真誠的鼓勵,比如當你的孩子在一次談話中發表意見時,給他一點鼓勵和讚揚。例如“我很讚同你對那隻小狗的看法,洋洋,它的腳掌確實不同尋常。”還要對孩子表示理解,如對孩子說:“孩子,你的害羞我能懂!”
在的反複鼓勵中,孩子的自信心會逐漸增強,會產生被認可、被接受的感覺,有助於消除害羞心理。
4.通過童話故事書啟發孩子
對於三歲左右的孩子,父母可以通過故事書內容,開啟孩子的心扉,以富趣味的教育讓孩子踏出害羞、怕生的情結。
父母禁語
“你是個害羞的孩子”
有些孩子會因自身的溝通能力或社交技巧不佳,而對某些事情采取逃避的方式。此時,父母千萬不要給孩子隨意下定義,說他是個“害羞的孩子”,比如:對家人和朋友解釋說你的孩子是害羞的,會造成孩子的一種自我定義:我是一個害羞的人,這也會成為他將來更加害羞的理由。即使麵對孩子的害羞感到很焦急,父母也不要勉強孩子,更不要采取懲罰或指責,這些隻會更加打擊他社交的信心。
“這孩子一見人就害羞,去加自己房間吧!”
有些家長知道孩子怕羞,家裏來了客人就說:“這孩子一見人就害羞,去加自己房間吧!”從百把孩子過度保護起來,本意是想減輕孩子在社交場合所經曆的痛苦,這個想法是好的,但不應用將他隔離的辦法呀,那樣會使情況越來越糟。應該鼓勵、引導他多演練,幫他克服見怕羞的壞毛病,如果把孩子過度保護起來,孩子的缺點何時才能改掉呢?
親子溝通心法
理解孩子,親子溝通的良藥。
52.“相信自己,你有你自己的優點。”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有自卑心理
童童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大學裏的教授。童童是獨生女,因此爸爸媽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希望他們的女兒和他們一樣有知識,甚至超過他們。於是從童童很小的時候起,爸爸媽媽就給她製定了發展計劃。當童童剛會咿呀學語時,父母就教她念英文。等童童長到三四歲時,她每天的時間就被父母安排得滿滿的。如早晨起床要練聲,上午學知識,下午學跳舞,晚上練琴。童童的爸媽希望童童成為一個全才,所以對各方麵的要求都非常嚴格。
童童起初的表現很出色,不論在幼兒園裏還是後來的學校裏,她都是一個活躍分子,老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她。在德智體等方麵,她都不會落於人後,但這樣仍不能讓她的父母滿意.因為父母給童童定的標準是第一。每當童童拿著自己還認為滿意的成績單高高興興地回家時,得到的總是父母的訓斥:“這道題怎麼能錯呢?這麼簡單,真是笨呀!”聽到父母對自己的評價,童童傷心地低下了頭。上小學一年級時,童童參加了全市的歌詠比賽,拿了二等獎,下台之後,她欣喜地向爸爸媽媽跑去,沒想到麵對的卻是爸媽冰冷的麵孔:“你看人家獲一等獎的那個小朋友,嗓子多甜美,表情多自然,可比你強多了,你呀。真讓我們失望。”可憐的小童童,流下了委屈的淚水。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小童童慢慢地變了。現在,她已經十二歲,上小學五年級了。據老師說,這幾年來,小童童仿佛換了一個人,原先她是一個特別開朗、調皮、聰明可愛的孩子,而現在她總是一個人獨處,很害羞、膽怯,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上課從來不主動回答問題,就是老師把她叫起來。回答也是含含糊糊,猶猶豫豫,總是說我不行,我不知道,再也看不到小童童那充滿自信、活潑可愛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