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麼懶,我會不喜歡你的!”
孩子非常重視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父母卻說:“你這麼懶,我會不喜歡你的!”嚴重傷害他小小的心靈。如前所言,孩子不喜歡上學的原因有很多,並不一定是因為懶惰,父母這麼說,孩子真以為是自己懶惰,從此不再努力,想要再糾正此觀念就較困難了。
親子溝通心法
靜心聆聽、鼓勵疏導,是親子溝通的法寶。
33.“孩子,你好聰明啊,隻要努力一定會更好的!”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
一位家長抱怨說:我的孩子10歲了,就是對玩感興趣,對學習一點興趣也沒有,怎麼玩也玩不夠,讓他稍微多做一些題就不行了。在暑假裏我想讓他把功課多補習一下,他就非常反感。怎樣才能讓孩子對待學習就像看電影、玩遊戲那樣投入呢?
案例分析
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可能是因為他的學習成績差跟不上,或對學習的目的及意義不了解等,家長不妨可試試下麵方法來幫助孩子。
首先,家長要從小啟發和引導孩子的求知欲。孩子在3至5歲的時候特別愛問“為什麼”、“這是怎麼回事”等,他們所問的問題千奇百怪,例如:電燈為什麼會發亮?小雞為什麼有兩條腿,而小狗卻有四條腿?等等,家長往往被他們問得張口結舌,就不耐煩地說自己頭疼,不願意被孩子纏得沒完沒了。其實這些問題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長麵對孩子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應該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孩子解釋,引導孩子看“十萬個為什麼”,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對一些物質現象有感性的認識。如果孩子沒有問題,家長還要主動給孩子講一些為什麼。不要以為孩子小,聽不懂,其實,了解了許多知識,就在他們似懂非懂的時候。
其次,家長要充滿熱情地鼓勵孩子的學習興趣。曾有一位家長讓自己2歲半的孩子學繪畫,原意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可當家長看到孩子把小鳥畫成了一個大黑疙瘩時,就忍不住說孩子“太笨了!畫的是什麼呀?”這種態度對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肯定打擊很大,因為家長是孩子心目中第一個有權威地位的評價者,他們特別渴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可是家長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經常毫不負責任地、輕而易舉地摧毀了孩子的求知欲。當孩子做的好時,應表揚孩子,如“孩子,你好聰明啊,隻要努力一定會更好的!”當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敗時,要先發現孩子有創造性的一麵,然後要鼓勵孩子,家長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詞喲!
父母禁語
“唉,這孩子沒有希望了,怎麼辦呢?”
對於因學習困難而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孩子,家長要耐心地幫助孩子找到困難的原因,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有的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課後做作業就不會,家長講了幾遍,孩子還不懂,家長往往就沒有耐心和信心了,說“這孩子沒有希望了”,甚至還嚴重地打罵孩子,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孩子愈發對學習不感興趣了。
親子溝通心法
讓孩子愉快地接受你的建議。
34.“我們一起來讀好嗎?”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不愛閱讀時
現在的孩子課外閱讀的範圍越來越窄,能用於課外閱讀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很多孩子對閱讀失去了興趣和欲望,而那些對課程和考試無關的書,他們就更難有機會涉獵了。這個問題令很多家長擔憂。
案例分析
兒童在上小學之前,如果能夠有機會經常地接觸書本和報紙,對孩子以後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會很有幫助。作為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下麵幾點建議不知是否可以幫助那些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們的父母。
1.關掉電視,去閱讀偉大的著作,它會開發孩子智力的。
種種跡象表明,電視是讓孩子們冷落文字的罪魁。據一些美國學者的調查顯示,如今一個20歲左右的人,至少已經花了2萬小時看電視。可見,電視已經瘋狂掠奪了孩子們寶貴的閱讀時間。電視總是扮演著這樣一種角色:企圖主宰人們的思想,人們有意無意就被它牽著鼻子走。它雖然給了人們感官上的愉悅,卻無情地消耗了人們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