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孩子的推理方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思考。當被問“你懂到哪裏”時,他們會很自然地從起點出發,一直追憶到了解的程度。這樣,孩子無形中就把所學的基礎知識進行了一次概括性的複習,往往由之而頓悟,“我明白了!”撤回提問,徑直回到書桌把問題解出來;即使仍是不明白,經過思考,亦找到了症結。
同時,父母從孩子“懂到哪裏”中,可以了解孩子對問題了解到什麼地步,就可以發現孩子的思考程度是否有差錯,或者哪裏是孩子無法理解的地方。接下來,自己知道該輔導孩子什麼,該糾正哪些地方,這樣孩子的疑難不蛤解決了,還讓孩子複習一遍所學的內容呢!
父母還可以讓孩子把搞不懂問題寫出來。孩子把問題寫在紙上,不但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重新探討,而且抽象的問題本身也會化為明確的具體形象顯現出來。
父母禁語
“這道題,大概是這樣吧?”
現在的小學課程內容越來越深,範圍越來越廣,有些父母未必輔導得了,當孩子提出疑難要求幫助時,父母應實事求是。如果確實不懂,應坦然地回答孩子“不知道”,千萬不可打腫臉充胖子,為保全“麵子”而胡說一通或“大概是”、“可能是”之類模糊答案,免得孩子以訛傳訛,把原來的疑難更搞得糊裏糊塗。
“這道題應該這樣做”
當孩子有在學習上有疑難時,父母對他說:“這道題應該這樣做!”然後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孩子以後還願意自己動腦筋去想嗎?慢慢地,他的依賴性就會越來越大,一遇到難題就去問爸爸媽媽,這樣的孩子的不但學習不會好,而且以後自立能力也會很差,有事找找爸爸媽媽就是了,不用自己動手,這樣的孩子將來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您願意您的孩子成為這樣的人嗎?
親子溝通心法
引導孩子想出自己想出解決辦法。
30.“孩子,這次作業做得棒極了,以後繼續努力!”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學習時注意力分散
下麵是一些家長的抱怨:
“我的孩子平時性子挺急的,可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就磨磨蹭蹭的。坐在那兒一動不動的,好半天才寫一個字。明明半小時或一小時能寫完的作業,他經常要熬到深夜。他自己受累不說,我和他爸還得陪著他受罪……”
“我家孩子一寫作業就犯糊塗,要是讓他抄寫50遍生字,再怎麼糾正她都會出錯誤。哪有這麼粗心的女孩子,唉……”
“要說起來我兒子學校留的家庭作業真不多,可他幾乎沒有一個晚上不寫三四個小時。他不是不會做,反正就是快不起來,好像一點兒也不著急。你要是不在他身邊盯著,他肯定寫到天亮都完不成……”
“她寫幾個字就開始摳橡皮,咬筆頭,抓耳撓腮的,看著就讓人生氣!”
“老師經常說他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淨開小差……”
案例分析
對孩子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某一事物發生了興趣,就會集中注意力,專心致誌。此時父母應鼓勵孩子把興趣向縱深發展。因此,孩子在學習時注意力分散一定是由於他對學習不感興趣,這樣的話,家長在培養孩子興趣這方麵可要下點功夫了。
比如,從事一些有目的、有意識、有始有終的活動。
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就是和孩子下棋,並帶一點比賽性質,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競爭的精神;寫毛筆字也是一種好辦法。在學習、遊戲和做家務的時候,盡量給孩子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客觀的評判標準;
父母在孩子學習時,應盡量避免環境因素幹擾、分散其注意力。
如小學生的書房不能布置得過於花哨,父母看電視、聽音樂、與客人談話的聲音太高都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饑餓、吃得過飽、疲乏也是導致兒童注意力渙散的最常見原因。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
科學安排生活起居時間。
可以嚐試為孩子製定一個計劃表,由父母監督執行。使孩子養成一日事一日畢的習慣,不能拖拖拉拉沒有效率。另外,最好能提醒孩子堅持體育鍛煉,以培養意誌力、增強注意力。
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比如,當孩子按時完成了作業,家長不但要從言語上加以表揚,“孩子,這次作業做得棒極了,以後繼續努力!”
父母禁語
“你學習的時候為什麼總是注意力那麼不集中呢?”
如果家長對孩子說:“你學習的時候為什麼總是注意力那麼不集中呢?”孩子一定以為自己可能真的總是注意力不集中,永遠都改不了了,有了這種想法,他會對自己失去信心,也不去努力改正自己的壞習慣,好像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已經破了,再摔一次又如何?
“你要好好學習,否則成績進不了全班前5名可就全完了!”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用“你要好好學習,否則成績進不了全班前5名可就全完了”這樣的話刺激孩子,其實這樣的話是最沒有道理的。
的確,當前我國的教育製度還存在著很多弊端,有些老師和家長還十分重視的孩子的分數,認為孩子學習好將來就有出息,可別忘了高分低能埏也大有人在呀!
親子溝通心法
給孩子點自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