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潮湧黃浦聲浩浩(2 / 2)

他大手筆拓寬發展麵。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即提出過建設浦東的設想:“創造市宅中心於浦東,又沿新開河左岸建一新黃浦灘……蓋惟如此辦去,而後上海始值得建為深水海港。”朱鎔基將其逐步變為現實。他敏銳地認識到上海在人才和工業、服務配套方麵的優勢,毫不遲疑地抓住中央作出開發浦東的決定的契機,瞄準再造一個“新上海”的目標,紮紮實實推進浦東的建設,擴大了上海的發展平台,帶動了整個上海的發展。現在,浦東已經成為上海經濟的火車頭和中國發展的新名片,這離不開朱鎔基的順勢而為、大力推動之功。

鐵骨錚錚

治國先治吏,治世先治官。在上海工作期間,朱鎔基喊出了建設“廉潔政府”和“高效政府”的口號,在機關幹部中掀起了深入持久的作風整頓,這方麵的講話擲地有聲、振聾發聵,充分展現出其嫉惡如仇的凜凜風骨。

他先拿自己“開刀”,叫響了“現在先從我做起”的宣言。下車伊始,他就給自己提出“五戒”,即不登報、不上電視、不剪彩、不題字、不受禮,並且提出具體要求,如喜慶活動不要請他參加。

推而廣之,他要求作風建設“市委首先要帶頭”,以自己和市委的率先垂範帶動全市黨員幹部的作風好轉。他說:“現在就是私太多了,部分黨員謀私,嚴重地脫離群眾。幹部要辦實事,現在很多幹部是不大關心群眾的疾苦。”(《市委今年的工作重點是抓黨風和廉政建設》)直言不諱、痛斥時弊,給全市黨員幹部打了一針“清醒劑”。

他率先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製度。譬如政務公開,針對稅務所、派出所等直接跟群眾打交道的機構違法亂紀問題,他不僅要求“嚴刑重罰,逐步健全法製”,還指出,“要把每個所的工作範圍、工作製度公布於眾,讓大家來監督。”(《對全市局級以上幹部的三點要求》)

在朱鎔基的鐵腕重拳下,上海清理了一批害群之馬,打擊了“索、拿、卡、要”,減少了“庸、懶、推、拖”,讓上海的發展環境為之一新,市民和外商不再將與機關打交道視為畏途,上海的國際美譽度穩步提升。

君子謙謙

《論語》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孔子讓漆雕開去做官,他回答:“對此我還沒什麼信心。”(“吾斯之未能信”)孔子悅。孔子一直主張要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不要自信滿滿,因為虛心方能容物,謙遜始得進步。

朱鎔基也是虛懷若穀。在人大會上,他自我揭短:“我覺得作為上海市長我不是最佳人選,我有很多缺點……第一條,我隻有領導機關的工作經驗,沒有基層工作的經驗……第二條,我隻有中央工作的經驗,沒有地方工作的經驗……第三條,我性情很急躁,缺乏領導者的涵養,幹工作急於求成,對下麵幹部要求過急、批評過嚴。”

這是一種豁達的襟懷,一種豪邁的氣度,一種博大的心胸。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將軍額頭能跑馬”,讀至此,我們應該可以懂得,或許並非由於身貴乃德高,而是恰因德高才位顯,“氣度決定格局”誠非虛言。

(責編/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