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規製企業履行環保責任的評價體係。相關政府部門亟待建立一套評價體係,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以此來規製企業履行環境責任。諸如聘請第三方對企業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環保責任審計,內容含:企業環境成本、環境效益、社會成本;企業執行環保標準的程度;其他環境利益關係人對企業環保責任履行情況的評價等等。
四、強化對企業的環保政策扶持
政府部門真正起到服務型政府的職責,積極主動地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和空間,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製環境、政務環境和輿論環境,打造新型高效的政企關係,培養起政企互動的良性機製,提高企業自覺履行環保責任的積極性,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政府部門以低消耗、低汙染、低廢物、高效率、持續發展為目標,運用經濟杠杆調控企業環境行為,把企業環境行為與社會效益相掛鉤,鼓勵表彰積極治汙、管理有方企業,嚴懲非法排汙企業並予以公布曝光。優化工業發展模式和結構,建立資源循環、集約管理,與生態環境的結構和功能相協調的生態化綜合工業體係。通過科學合理布局,加強循環經濟建設,尤其是對重汙染行業,要積極幫助企業製定發展規劃、理清發展思路,並輔以政策、資金扶持,推動產業鏈和價值鏈提升,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把資金、土地、精力投入到更加具有競爭力、更加具有生命力的產業上。
加強環保專業部門積極發揮環保部門的職能和技術優勢,對企業加以指導,使企業從中受益,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保中來。計劃組織環境保護培訓,培訓的內容適合企業需求。如環保法律、法規,環保基礎知識,環保排汙操作和簡單檢測,環保報告、統計,環保新動態和新信息等等。
加強教育,提高各個主體的環境自律意識。加強中介組織、民間環保組織、基層組織的培育。積極溝通,強化公眾參與治理。從政府主導向社會共同參與轉變,從行政強製為主向重激勵自律轉變,從重行政監管向重環境服務轉變。擴大公眾參與的渠道,推動各方主體共同參與環境管理。誠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市民參與環保專項行動,邀請記者參與現場執法,繼續實行環保黑名單製度,每月定期公布在專項行動中查處的典型違法企業,形成打擊違法排汙企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大環境信息公開,推行公眾監督。規範和壯大環境汙染責任保險市場,加快環境汙染責任保險體係建設,有效化解環境和社會矛盾。重視群眾信訪,嚴防環境群體事件。
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將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向社會公開,提高信訪透明度和群眾滿意度。重視網絡輿論監督,安排專人管理703804上的環保之聲論壇,對於網絡投訴及時查處。於此同時,將有獎舉報落到實處。
五、加強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力度
社會公眾的積極參與,是督促企業履行其環境責任的重要方式。環保工作涉及社會方方麵麵,需要廣大市民的監督和各種社會運動的推動,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新聞媒體要加強正麵宣傳,加強輿論監督,引發企業和社會公眾對企業環保責任問題的重視和思考,努力在全社會營造重視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進程中,環境與發展密不可分,發展是第一要務,環境是重要支撐。科學把握兩者之間的“度”,遵循環境與發展規律,才能做到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相融合。
參考文獻:
[1]於濤.淺議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J].才智.2012(03)
[2]古桂琴.我國政府規製企業履行環保責任缺失原因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05)
[3]周瑞玲.企業環保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9(02)
[4]程定平,周雲芳. 論企業的環保責任[J].湘潮(下半月).2010(01)
作者簡介:
姚麗娜(1974-),女(漢族),浙江,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理論、海洋經濟.
趙淑微(1983-),女(漢族),浙江,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2012級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
(作者單位:浙江海洋學院管理學院,浙江 舟山 3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