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援疆的大幕一經拉開,國內外的許多有識之士就發現,這一次的援疆,不僅僅是十九個省市對新疆的對口援助,還是東中部與西部的一次深度融合,是祖國大家庭兄弟間的熱情擁抱,更是一次東部對西部的情誼“回饋”,更是促進東西部發展的一次深度合作。
行走天山南北,細心聆聽,在這片美麗而遼闊土地上,又一次奏響了崛起前那蘊藏於大地深處的轟鳴聲。
它,激蕩在烏魯木齊熙熙攘攘的二道橋市場,回響在喀什雨後夕陽照耀下的高台民居上,澎湃在滾滾不息的葉爾羌河邊,穿越在一望無垠的團場棉花條田裏,激情在塔斯提河邊高高聳立的小白楊哨所旁……
無論是國內外新聞媒體的記者,還是前來旅遊的國內外遊客,他們都會發現:不論是什麼民族,不論是田間地頭,不論是在茶餘飯後,也不論是“巴紮”商場,遇到的每一位新疆同胞,在言談深處,他們都會流露出對這片土地的深深眷戀,對她繁榮富強的滿眼熱望。
一位南疆幹部感慨道,當他坐在台下,聽到自治區主要領導用新疆方言,說自己要做新疆各族人民的“兒子娃娃”時,“我眼淚都流出來了。他要下決心融入新疆,融入新疆各族人民,為新疆各族人民奉獻自己,我們心中此時此地何嚐又不是啊。多少年沒有聽到這樣經久不息的掌聲了”。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幾代中國人的一種夙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的期盼。”
無疑,援疆,就是“中國夢”樂章中一曲宏大的交響篇章!
● 向貧困落後宣戰
新疆的春天是別樣的。
盡管這裏的春天姍姍來遲,但一旦春風蕩漾,不足半月,新疆的綠洲就會芳菲蔥蘢,除了漫山遍野野花飄香,山澗的清泉也會淙淙奔流,彈奏出歡快的樂章。
全中國的目光注視著新疆,全世界的目光注視著新疆。
2010年的新疆,在時代春風中的麵貌是獨具風采的。
援疆,這是二十一世紀中國大時代裏的一曲和聲。
向貧困與落後宣戰的號角已經吹響!
鋪開中國地圖,偏居雄雞尾端的新疆已悄悄變成了備受矚目的“中心”和“熱點”。
新疆作為全國十九個省市援建的中心,作為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確立的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熱點區域,吸引了大量人氣。一架架客機遠航新疆,一列列火車駛向新疆,它們從不同方位把前來援疆的內地政府考察團運進疆,把尋求商機的客商源源不斷送進疆。
2010年,從春天到夏天,走進新疆,不論天山南北,不論鄉村還是城市,不論在千年古城喀什,或是東疆古城吐魯番,也無論是當地官員,還是普通民眾,他們對自己的家園超乎尋常的關注,再一次充滿無限深情。新疆將迎來大發展、大繁榮成為人們談論最多的內容,處處可以感受到這個最大省區蓄勢待發的新氣象。
新疆曆史發展開始揭開嶄新的一頁,新疆推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恢宏畫卷就此展開。
2010年4月11日,江西省援助阿克陶的三個項目正式開工,投資總額八千萬元。
4月12日,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田地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四師的五個示範項目同時啟動,資金合計達一點五億元。
6月初,廣東省援助新疆喀什地區的四個試點項目正式開工,投入啟動資金一億元。
7月1日,河北省對口支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河北現代農業研發基地”項目,在農二師二十九團開工奠基,總投資四千五百多萬元
……
援疆,帶來了建設的大手筆;援疆,帶來了空前的人氣。
此時的新疆,建設的大手筆處處可見。
天山以北的伊犁河穀。7月1日21時05分。
隨著電力機車風笛一聲長鳴,首趟烏魯木齊至伊犁的列車從烏魯木齊火車南站開出,自此新疆首條電氣化鐵路精伊霍(精河—伊寧—霍爾果斯)鐵路正式開通,由烏魯木齊乘坐火車前往北疆伊犁河穀終於實現夕發朝至。
7月2日下午。新疆博樂機場。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機試航博樂機場成功,標誌著博樂機場已具備商業運營條件,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就此告別不通航曆史。
同時,在東疆重鎮吐魯番,國內海拔最低的機場——吐魯番機場遷建工程全麵完工,並通過行業驗收實現通航。
天塹變通途,以上這些隻是新疆追求發展效率、加大開放力度的縮影。
新疆的新目標是:不僅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更要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喀什,無疑是其中的一個熱點地區。位於新疆西南部的喀什市擁有上千年曆史,自從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在喀什設立經濟開發區,實行特殊經濟政策,把喀什建成麵向中亞、南亞的區域性商貿旅遊中心和西部明珠……之後,這座古城就與深圳緊密相連,處處透露新氣象。
走在喀什街頭,很容易感受到這座城市蓬勃發展的脈搏:
塔吊與打樁機旁,是拔地而起的新建樓房與小區;
新建成的東湖公園,夜晚燈光絢麗,湖畔休閑人流如織;
著名的東門大巴紮已改建成喀什中西亞國際貿易市場,少數民族手工藝品、土特產店與流行服飾店比鄰而居。
在2010年的第六屆中國新疆喀什·中亞南亞商品交易會上,人們注意到:參展參會的既有上海、廣東、天津等省區市黨政、經貿代表團,又有周邊國家客商展團,代表團規格高、規模大、認購展位多,參展單位和參會人數、規格均超過曆屆。
不論是喀什本地人,還是外來投資客,他們均已強烈感受到:享有多重利好政策的新疆喀什,正成為中外客商洽談貿易、投資興業的熱土,這座城市正處在大發展前夜,彌漫著濃鬱的醞釀謀劃和向往未來的氣息。
這樣大發展的氣息,在新疆其他地區也隨處可見。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天山區黑甲山片區工地上,挖掘機轟鳴,拉土車往來穿梭。施工人員正忙著搭建圍牆,多數居民的房屋已拆遷。阿不力克木·買買提等居民與街道工作人員協商簽署拆遷協議事宜。
多年來,由於曆史原因,烏魯木齊市區出現了幾處居住條件很差的棚戶區,二十餘萬居民生活其中,絕大部分沒有水、電、燃氣、供暖等基礎設施。2010年,烏魯木齊投資三十億元,對全市四十八個棚戶區中的二十一個棚戶區實施改造,其中就有黑甲山、躍進街、青峰路等棚戶區。
此時,阿不力克木希望:“工程進度再快些,早一點住進新房。”
全國援疆,如火如荼。居住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策勒縣農民買沙德爾·司馬義非常喜悅,因為他剛搬進由天津市援建的嶄新農家庭院:八十平方米的住房、二百七十五平方米的小院、一百平方米的暖圈、太陽能熱水器,還喝上了幹淨的自來水。
“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日子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當地的老百姓由衷地說。
……
新疆人民欣喜地看到:新一輪援疆工作啟動,標誌著新疆真的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即使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團場,這個地處塔裏木河下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風頭水尾”之地,也同樣感受到援疆發展強音帶來的深深震撼。
……
隨著十九個省市援疆工作的密集開展,新疆各大賓館酒店迎來入住高峰,商務散客、會議接待的客源明顯增加。
一時間,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新疆上空航線日漸繁忙起來,由十九個援疆省市主要城市飛至新疆的航線航班不斷增加,新疆與祖國內地的距離正在越來越小。
2010年11月12日,由上海金博集團投資的核桃油生產廠,第一桶油在巴楚縣下線。這家核桃油廠,從設計、建廠到安裝設備,僅用了一個半月。上海市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
的幹部們感到:當年開發浦東時,要求工程“當年立項,當年建成”,金博核桃油廠創出了新的“浦東速度”。
11月13日,廣東佛山市援建伽師縣的三個試點項目落成,標誌著廣東首批援疆試點項目竣工。
這些項目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順利竣工,是典型的“深圳速度”,為廣東新一輪援疆工作開了個好頭。
11月14日,由河北邯鄲市對口援建的和靜縣巴音布魯克移民搬遷工程,提前一個半月竣工,通過驗收。
……
11月中旬以後,各省市首批試點項目迎來了竣工小高潮。這些項目為新一輪援疆工作全麵展開樹立了樣板,積累了經驗。
援疆,讓新疆百姓的生活發生了大改變。
12月6日,雪後初晴的伊寧縣吐魯番於孜鄉,一千多座白牆紅頂彩鋼建築,在平整寬闊的道路兩旁拔地而起,那氣勢令人震撼。這是由江蘇省對口支援的安居富民工程,一千七百二十八戶受災群眾喜遷新居。看著漂亮的新房子,四十八歲的農民托乎提·巴克樂得合不攏嘴。
12月17日,在福海縣,由黑龍江省與福海縣共建的龍源新區完工,牧民哈森一家已入住溫暖新居。小區內,紅頂、藍頂的房子錯落有致,還有一個社區服務中心,集“一站式”服務大廳、電子網絡室、多功能室等為一體,儼然一個城市化的社區。
哈森感慨地說,兒子在縣城上班,孫子上了幼兒園,房子裏有電視,還可以洗熱水澡,看病就在社區醫院……
“畢業後,想開個屬於自己的裁縫店,靠自己的勞動致富。”在疏勒縣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在談到學習服裝設計的打算時,十六歲的努爾比亞·托乎提高興地說。她隻是塔尕爾其鄉托庫孜歐塔克村的普通維吾爾族女孩。這個由山東省東營市援建的實訓基地,設有服裝設計、地毯編織、特色刺繡等二十個專業,有近一千八百名少數民族學生在這裏接受學習培訓。
對口援疆,不僅將改變像努爾比亞這樣青年的命運,也將改變農牧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
十九個援疆省市在試點工作中,僅用短暫的時間,就把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智力投向新疆。像托乎提·巴克、哈森、努爾比亞一樣,新疆各族人民都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情懷。
……
東部先進的改革經驗與管理模式,迅速在援疆中推廣傳遞。
江蘇人把“蘇南模式”帶進了伊犁河穀,以市場化手段援建工業園區項目。
浙江人將“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曆盡千難萬險”的創業精神,注入阿克蘇一方水土。
在天山南北,到處洋溢著十九個援疆省市對新疆各族人民的濃濃深情。
十九個對口援疆省市爭先恐後,你追我趕,踴躍行動。
他們先後在受援地成立了前方指揮部,並配備精兵強將,直接指揮協調援疆行動。
中央為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製定了時間表:五年內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十年後和全國同步進入全麵小康社會。
為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從2011年到2020年,中央財政預計支持新疆的資金總量,相當於過去三十年中央對新疆轉移支付總量的三倍多;而自2011年開始的“十二五”規劃期間,新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累計比“十一五”期間翻一番多。
在新疆率先進行資源稅改革,將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
對新疆困難地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
適當放寬在新疆具備資源優勢、在本地區和周邊地區有市場需求行業的準入限製;
逐步放寬天然氣利用政策,增加當地利用天然氣規模;
……
國家的一係列特殊扶持政策,開始破解新疆發展中麵臨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麵的難題。
有了明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使得兄弟省市的援疆工作既有了明確目標,又有了時間上的緊迫感。
隨即,各援疆省市已陸續製定完成未來十年的援疆規劃編製。這些規劃與當地的“十二五”規劃緊密相連。
2010年9月,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文新報業集團、上海科普基金會聯合發起“奉獻您的聰明才智,展望喀什美好明天——上海援疆金點子征集活動”。
短短二十天收到意見、建議一千多條,涵蓋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麵麵,不僅有許多好主意、好想法、好辦法,而且有各行各業專家提供的新發明、新技術、新成果。
2010年11月4日上午,“北京和田發展基金”正式設立,首批十餘家企業和眾多個人捐助款物總價值超過五千萬元。所募集的資金和物資將有計劃、分步驟地全部給和田地區,用於其促進經濟社會全麵發展和改善民生。
設立發展基金推進援疆工作,是北京在新一輪援疆中的新思維、新舉措、新嚐試、新突破。
在新一輪援疆大幕開啟後,像這樣的新思維、新舉措不斷湧現。
浙江省則推出“援疆直通車”: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落實援疆資金二百億授信額度,支持浙江企業入駐新疆發展。首筆授信資金很快就通過審批。具有敏銳商機意識的眾多浙企,早與中行建立聯係,意欲大舉進軍新疆。
湖北省結合省情實際,探索了“雙層全覆蓋”援助模式,即在調動全省人力、財力、物力對口支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兵團農五師的同時,動員全省除恩施和神農架以外十五個市對應博州的兩縣一市一區和農五師的十一個團場,形成省市雙層全覆蓋。
……
同時,國家各有關部委也相繼製定了援疆規劃。全國科技援疆規劃,是科技部第一次牽頭編製的援疆規劃,旨在提升新疆的持續創新發展能力。
一次次創新,一點點突破。雖然還隻是星星點點,卻傳遞出燎原的訊息,有著振聾發聵的力量。
向貧困宣戰,與落後再見。
每一個援疆的創新和突破,都為新疆的明天點亮一盞明燈,激勵新疆各族幹部群眾感恩自強、奮力向前。
中央援疆新政,是新疆發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機遇。新一輪援疆的迅速啟動,昭示出中央穩疆富民的決心。
嶄新的西域畫卷正在展開,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頌歌正在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