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文江說起這些,禁不住扼腕歎息:“別小看了這些小娃娃,他們極大破壞了新疆在內地的形象,破壞了維吾爾族在漢族中的形象,對民族團結造成了深遠影響。”
還有,在全麵援疆之前,無論是中央層麵的調研組,還是外省市新聞媒體記者的采訪,人們聽到的普通基層反映最強烈的事,就是過低的工資收入。
例如,烏魯木齊市一位二級教授月收入四千元,同級別內地則超過八千元;和田某鄉幹部月收入一千二百元,不到其浙江退休工人父親養老金的一半;喀什正處級退休幹部隻能領到百分之九十的退休金三千多元……新疆生活成本卻節節升高,援疆前一公斤羊肉已接近五十元;因為不能像上海那樣補貼天然氣價,新疆用氣價格比上海還要貴。
同時,新疆各地州之間的收入也相差懸殊,而且越是基層、越是偏遠困難地區,收入越低。以新疆各地州公務員“陽光津貼”為例,烏魯木齊市處級幹部每年都能拿到兩萬一千元,其他補助也不減;而喀什地區處級幹部隻能拿到九千元,科級幹部拿八千元,科員拿七千元,其他補助沒有。
中國社科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大正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初級職稱拿六十二元,同樣級別在新疆工作拿九十多元。”“從九十年代初開始,新疆的工資優勢就逐漸消失了。現在不僅優勢消失了,而且遠遠比不上內地了。”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顯示,新疆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已從1978年的全國第六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二十三位。其中2008年,新疆平均工資兩萬四千六百八十七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四千五百四十二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工平均工資一萬八千七百七十二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一萬零四百五十七元。
基層長期的低收入和高負荷的工作任務,其直接後果,就是大量優秀的人才和有技術的年輕勞動力逆向流動,即:
大量從南疆流向北疆,從新疆流向內地。
同時,幹部職工隊伍普遍有老齡化和業務水平低的現象,這也嚴重侵蝕基層組織的有效運轉。比如,南疆某縣大學生村官平均任職期不足一年,某建設兵團團場年齡最小的職工四十歲。
近二三十年來,內地不少農村大量人口外流,鄉村出現空殼化現象。但南疆農村並未大規模地出現內地那樣的空殼化情況,反而由於計劃生育管理力度遠比內地弱,人口增加較快,使得有限的土地資源,難以承受眾多人口的重負。
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就新疆的維吾爾族人而言,他們在社會轉型中處於特殊的地位。因為,新疆開放晚於內地,加之受曆史影響,少數民族教育水平長期落後,在市場競爭中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這種競爭中逐漸被邊緣化的困境,更容易因此轉向傳統尋求精神慰藉。這也使得宗教保守主義思潮的複興有一定的基礎。
……
新疆的現實,問題與矛盾疊加,這是許多人難以想象的,不能不令人焦慮,不能不讓人百般糾結。
曆史是麵鏡子。對於西域,對於新疆,曆代王朝治疆,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每次積極有效治理之後,往往有一個削弱期,但在度過削弱期之後,中央王朝的治理範圍和深度又有一個大的發展。治疆方式,也在這種發展中逐漸和內地趨同,進而完成新疆成為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曆史進程。
《孫子兵法》曰:“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
縱觀曆史,新疆地區的文化背景與中原文化有較大差異。強調發展,應是社會的全麵發展。也就是說,經濟基礎要發展,政治上層建築也要發展。在政治權利、經濟利益和社會權益中,任何一方出現“短板”,都有可能在新疆民族地區被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國際恐怖勢力所蠱惑和利用。
對於正處在十字路口的新疆,中國高層決策者清楚地認識到:新疆在國家長治久安中的戰略地位,必須明辨新疆發展戰略的最高目標,更應找到實現這個目標的策略和手段。
因為,從古至今,治疆方略,最忌隻有政策沒有策略,隻治肌體不治人心。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句詩的哲理韻味似乎很特別。
功夫在詩外,民心更可鑒。
讓百姓得實惠,增強人民幸福感!隻有如此,新一輪對口援疆,才會潤物無聲,春風化雨。
此時此刻,新疆迎來了兩股撲麵而來的“熱浪”:
一股,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鼓舞下的政策“春風”勁吹;
一股,是求發展的新疆各族幹部群眾“久旱盼雲霓”。
新疆各族人民的熱情,已經燃遍天山南北,一個新的發展熱潮,一定會撲麵而來。
古老的西域興奮,新疆人翹首以待!
● 中國力量的凝聚
昂首揚鬃騰浩氣,奮蹄踏雪展春風。
2010年,將注定成為新疆曆史再塑輝煌的啟航之年。
2010年3月29日,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召開。
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
由此,新一輪對口援疆大幕開啟,中央點亮了新疆跨越式發展的明燈。
“加快建設繁榮富裕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疆,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誌,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重要講話,可謂高瞻遠矚,情深意長。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後,新一輪治疆方略令人耳目一新。這次會議的公報第一次將發展置於與穩定比肩甚至更為重要的位置——“新疆同全國一樣,社會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麵積占偉大祖國國土六分之一的新疆,瞬間聚集了全國人民的目光、熱情和希望。
中央領導同誌來了,他們深入鄉鎮團場,走訪工廠企業,一路調研,一路思考,為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殫精竭慮。
聽,新一輪對口援疆奏出的“中國夢”交響樂章,是多麼強勁有力!
天山青鬆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
國之大策,豈能怠慢?
黨中央、國務院一聲令下,肩負新一輪援疆任務的十九個省市聞風而動,紛紛召開專題會議,確定各自的援疆思路和具體內容,並成立援疆指揮部。十九省市的支援彙成滾滾熱潮,湧向新疆大地。
從2010年4月開始,十九個對口支援新疆的省市紛紛派出援疆幹部到達新疆,有的先遣隊是幾十人,有的是幾百人,各省市的領導先後來到新疆。
他們不是赴新疆考察對接項目,就是看望援疆幹部,或者為全麵開展支援新疆工作謀篇布局。
“我們是帶著感恩之心而來的。”江蘇省前來對口支援伊犁州的一位援疆領導幹部這樣說。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汪洋說,廣東作為“兩個大局”戰略的先期受益者,在改革開放初期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傾斜,得到了包括新疆在內的省區市的幫助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先富起來的目標。現在,對口支援新疆就是我們服從第二個大局,幫助新疆各族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體現。
十九省市黨政代表團負責人密集來疆對接援疆工作時,表達了一個共同的心聲:幫助新疆各族群眾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沒有第一個大局,就沒有中國經濟今日的輝煌;
沒有第二個大局,就沒有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續和諧。
他們到新疆後,和自治區黨政領導座談,到受援地去認真調研,了解實際情況。
看大漠戈壁,中國力量再次凝聚;
望天山南北,援建活力競相迸發。
這一年,十九個對口援疆省市的建設單位、大企業大集團紛至遝來,他們給新疆帶來了資金,帶來了技術,帶來了項目,帶來了人才,也帶來了先進的發展理念和經驗。
舉國上下,新一輪對口援疆經濟建設的大幕迅速開啟。
……
曆史是神秘的,卻又是有規律的。
全國發展一盤棋。站在全局和曆史的高度,在全國區域發展總的藍圖裏,對口支援這一筆濃墨重彩,正逢其時。
在十九個兄弟援疆省市的眼裏,“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對口援疆是新疆的需要,也是其他地區的需要,既有利於發揮新疆,也有利於拓展全國的發展空間。
十九個兄弟援疆省市的領導紛紛表示:“一定要把援疆工作當作分內事、當作自己的事去做好。”
這樣的決心,感動了新疆的幹部,感動了新疆各族群眾。
正因有這樣的認識,中央一聲令下,對口支援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行動便迅速開始。
在最短時間內,十九個對口援疆省市就紛紛拿出援疆方案,選派精兵強將,近四千名援疆幹部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肩負國家使命,胸懷無私大愛,背起行囊,西出陽關,踏上天山南北的廣袤土地,續寫更加壯美的邊塞新曲。
他們,隻為一個共同的夢想:2020年,讓新疆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小康。
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政府,能具有這樣的號召力和執行力。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的有力證明!這是中國力量的有力彰顯!
回顧過往,對口援疆有跡可循。從1997年首批援疆幹部進疆,全國各地已先後選派了六批三千七百四十九名援疆幹部。至2010年十三年間,各地累計向新疆無償援助資金物資達四十三億元,實施合作項目一千二百多個,到位資金逾二百五十億元。通過援疆渠道,為新疆培訓各類人員四十多萬人次。
新一輪對口援疆,雖有曆史的由來,但不是曆史的簡單複製。
新一輪援疆和以前的支援相比,起點更高,力度更大,民生關懷更重。
承擔新一輪對口援疆使命的十九個省市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深圳市。
無論是在規模上、聲勢上、層次上,還是在形式上、內容上,都是空前的,都是創紀錄的。
為期十年的新一輪對口支援,創下了共和國曆史上多個之最:
支援地域最廣,
涉及人口最多,
資金投入最大,
援助領域最全。
參與援疆的省市,由此前的八個擴大到十九個,受援方由過去的新疆十個地州、五十六個縣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三個師,擴大到新疆十二個地州、八十二個縣市和兵團十二個師。受惠麵遍及天山南北。
從2010年4月7日新疆與上海就對口支援進行座談,到5月8日湖南省代表團結束調研,一個多月時間裏,承擔對口支援新疆任務的十九個省市先後組團赴疆,就開展新一輪援疆分別開展統籌謀劃。
不僅十九個省市來了,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也紛至遝來,中央大型企業援疆團隨之跟進,相繼啟動援疆。
這一年,國家有關部委的同誌接踵而至,他們召開一個又一個支持新疆發展的專題會議,提出了一項又一項支持新疆發展的具體政策,他們不辭辛苦,滿腔熱情,為全麵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盡職盡責。
這一年,省部級以上領導帶隊來疆檢查指導、對接協調援疆工作的有近二百人次。
……
清康熙皇帝在總結曆代治國之策時說:“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疆自固,所謂眾誌成城是也……昔秦興土石之功,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
在他看來,治國之道不能專恃險阻,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愉悅則邊疆自固。而安居樂業的邊疆民族,是有生命力、有向心力的萬裏長城,其堅固程度要遠勝以土石堆成的沒有生命的長城。
中央新一輪的援疆新政,是新疆發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機遇。新一輪援疆的迅速啟動,昭示出中央穩疆富民的決心。
新疆進入了新時期、新階段,迎來了新征程、新變化、新希望。
進入新疆的天山南北,大發展的熱情令這塊熱土越發沸騰,大建設的熱潮賽過夏季高溫的天氣。帶著憧憬與信心,新疆已經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
喀什經濟開發區,由在中國改革開放中率先“殺出一條血路”的深圳對口援建;
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由被譽為“中外經濟技術合作的典範”的蘇州工業園區對口援建;
冰雪文化豐厚的北屯市,由“冰城”哈爾濱對口援建;
煤炭資源富集的阜康市,由能源資源大省山西對口援建
……
這是跨越萬水千山的心手相牽,更是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的生動展現!
北京市明確表示,一點五億元啟動的試點項目,不納入援疆資金的總盤子。
“把疏附縣當作廣州第十三個區縣來建設,納入廣州新型城市化建設總體戰略布局。”
“把疏勒當作山東的一個縣來建。”
“對口支援喀什的四個縣就是我們上海的四個區。”
“把阿克陶縣當作江西的第一百個縣,像當年蘇區支援紅軍一樣支持阿克陶縣建設。”
“將援疆規劃納入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發展統籌謀劃,資金項目統籌安排,幹部、人才、技術力量統籌考慮。”
……
江蘇、浙江、安徽、河北、吉林、山西、河南、湖南……各省市代表團紛紛提前啟動支援項目。
“新疆的事情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對口支援地區就是我們自己的市縣。”
……
盡管對口援建省市的具體做法各有所長,但是這樣的認識高度統一。
新一輪援疆正式啟動之年,就有一百五十多個項目啟動,首批試點項目陸續完工。
這一年,十九個省市援疆資金超過百億元,以後將隨財政實力增長而逐年遞增。以此計算,十年內兄弟省市援疆資金總規模至少超過千億。
而中央投入資金規模將數倍於十九省市對口援疆資金規模。
機遇,在“握手”中產生;
情誼,在“援建”中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