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讓女孩養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1)(2 / 3)

從蓉今年11歲,身體非常好。她的媽媽很注意合理分配她的一日三餐,以保證她身體健康地發育。媽媽主張“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但是由於從蓉每晚要學到晚上十一點才睡覺,所以她讓女兒晚餐也盡量多吃一點。

每天早晨,媽媽會給她吃雞蛋、牛奶等營養豐富的食物。中午的時候,媽媽便會做一些開胃的菜,讓她多吃一些主食。晚上的菜譜跟中午的大致相同,以保障女兒學習時的能量供應。

一般來說父母準備早餐時要注意保證營養的全麵,雞蛋、牛奶等可以作為早餐的主要食物,為女孩準備午餐時要注意能量供給,最好準備主食如米飯等,保證女孩一天的能量供應,晚餐後如果女孩還要進行學習,也應該注意能量供給,不能讓她們吃得太少。

建議五:糾正女孩挑食、偏食的毛病

且不說零食的衛生情況,零食對女孩正常的一日三餐的習慣影響都非常大。許多女孩吃完零食後就不願意吃飯了,但是零食又不能保證女孩充足的營養和能量供給,因此,常常使得她們總是處於飽的狀態,卻沒有精力學習,身體素質也非常差。

父母一定不能縱容女兒吃零食,尤其是那些衛生不達標的食品更要堅決抵製。父母可以利用豐富的一日三餐來克製女孩對零食的興趣,也可以利用相應的獎懲措施使女孩丟掉吃零食這個壞習慣。

教出講衛生的幹淨女孩

講衛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它的含義其實很淺顯,那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吃幹淨的食物,飲幹淨的水,穿幹淨的衣物,用衛生的器具,處幹淨的場所以及必要的衛生防護。也就是說既要講究個人衛生,又要維護環境衛生。但是做起來卻是不容易的,養成講衛生的習慣更難。

如果不講衛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那麼身體就很容易滋生各種細菌,容易患上疾病。因此說衛生習慣是女孩生活習慣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它關係到方方麵麵,尤其對於保持女孩的健康,樹立女孩的個人形象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父母要讓女孩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李玫是個很愛麵子的女孩,從小時候起便時時注重自己的個人形象,特別愛幹淨,手、臉、鞋、襪,包括穿著等總是幹幹淨淨,因此很受大家的歡迎,她這講衛生的習慣跟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李玫的母親是一位醫生,因為職業的關係,她特別注意培養女兒的衛生習慣。時常告誡女兒要勤洗手臉、勤洗澡、勤換洗衣服等,並告訴女兒如果不講衛生,就會很容易染上疾病,並且髒兮兮的樣子別人見了也都討厭。因此李玫從小就講衛生,養成習慣後,很少患病。

一般來說,中小學的女孩還小,還沒有完全在腦海中形成講衛生的意識。所以說作為父母,就要多教育、多指導、多督促女孩,讓她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衛生與健康息息相關,習慣與生活環環相扣。因此作為父母就要讓女孩知道講衛生的重要性,讓女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不僅是對她的健康負責,更是對社會承擔相應的責任。

建議一:讓女孩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培養女孩的衛生習慣,應該從洗手開始。

趙利紅是個懶惰的女孩,每次吃飯時總還沒有起床,並且起床後馬上就走到飯桌前,父母多次強調洗手的重要性,但是她總是置之不理,拿起碗筷就吃。

突然有一天半夜裏,正在熟睡的父母被趙利紅的喊叫聲驚醒,連忙跑到她的臥室,隻見她正捂著肚子,叫著肚子疼。父母嚇壞了,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把她送到醫院。通過醫生的緊急治療,才化險為夷。正是由於她不注意洗手,才得了急性結腸炎。

讓女孩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很簡單,隻要平時多督促女孩,讓她飯前便後和玩耍後勤洗手,並且用正確洗手方法,用香皂洗手等。如果一次不注意,那就極易患病,女孩親身嚐到了苦果,就更長記性了,下次不用父母催促,她就主動去洗手了。

建議二:讓女孩養成刷牙、漱口的習慣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因此一定要注意牙齒保護。

隻有養成了講衛生的習慣,養成了早晚刷牙、勤漱口的習慣,才不會得這方麵的疾病。

佳旭是個伶俐的女孩,但是由於沒有注意到一些細節問題,小小年紀就總是牙疼,並且還被“蟲子”吃掉了兩顆牙。於是父母就領著女兒來到了牙科問診。經過醫生的檢查,才知道已經患了嚴重的齲齒。

原來佳旭從小就沒有刷過牙,並且也不經常漱口,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牙齒才壞掉了,並且還時常忍受著牙病帶給自己的痛苦。但已經過了換牙的年齡,隻能拔掉壞牙後安了兩顆假牙。此後,不用父母督促,佳旭也養成了愛刷牙、勤漱口的好習慣,牙齒也就再沒有壞過。

讓女孩養成這個習慣要從小做起,乳牙換完後,要及時幫助女孩學會刷牙,在女孩頭腦中形成早晚刷牙的意識,並且時常漱口,這樣就能有效減少牙疾,少受痛苦。但是患了牙病後,要及時看牙醫,“亡羊補牢,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