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美德是女孩人生幸福的保障(1)(3 / 3)

等憐蕾5歲左右的時候,媽媽就經常教育她怎樣去奉獻自己的愛心。在媽媽的教育下,憐蕾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女孩。

愛心的培養像其他品質的培養一樣,宜早不宜遲。因此,父母應該在女孩還未形成固定的價值觀、人生觀之前就給孩子強調愛心的重要性,讓她們擁有一顆仁愛之心。

建議四:教女孩學會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就是把對某事某人的感情轉移到他事他人身上的一種能力。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告訴人們應該將對自己父母、子女的愛和關心轉移到天下其他人的父母、子女身上。女孩擁有移情能力就能更好地體諒和關心他人,從而使她們的愛心品質得到良好的培養。

父母應該指導女孩學會移情,告訴她們不僅要關心自己年邁或者生病的爺爺奶奶,更要學會關心身邊其他年邁、患病的老人們。

建議五:為女孩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

一次行動所產生的效應遠比十次說教來得真實、有效。因此,父母應該努力為孩子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讓女孩在奉獻愛心的行動中慢慢培養起仁愛的品質。

雅陽今年10歲了,是個很有愛心的女孩。她的媽媽從小就教育她要樂於助人,奉獻自己的愛心,而且常常帶她去福利院等機構做義工。

雅陽4歲的時候,媽媽周末就經常帶她一起去福利院做義工。當雅陽看到那些和她一般大的孩子吃著那些簡單的飯菜時,便會把自己的零花錢掏出來給他們。她還常常跟著媽媽一起幫助福利院的清潔工阿姨打掃和整理房間。

父母應該給女兒創造一些奉獻愛心的機會,例如鼓勵女兒去參加學校或者班級的捐款活動,帶孩子一起去福利院做義工等。

誠信——替你的女兒打造立身之本

愛默生曾說過一句話:“人類唯一的責任就是對自己真實,這不會使他孤立,而會將他帶進一個真理的領域。”古往今來眾多的實踐證明,誠信是發現真理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誠信這個美德的支撐,真理就難以得到實現,人類也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

誠信即誠實守信,也就是坦承地麵對自己,麵對他人,不違背自己的諾言,不欺騙他人。有關資料表明,隨著女孩年齡的增長,她們的情商會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誠信這種品質卻不然。研究人員指出,當女孩5歲左右幾乎都認為撒謊是不對的,四分之三的女孩說自己從來沒有撒過謊。

但是到了10歲時卻隻有20%的女孩認為撒謊是不對的,但沒有人說自己從來沒撒過謊。

李慧是個六年級的女孩,她的父母管教很嚴格,為了逃避責罵,她學會了撒謊。小慧以前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每次都是第一,考完試媽媽都會為她慶祝一番。可是四年級的一次期中考試,她卻隻得了第三名。

回到家後,神情沮喪的她如實地告訴了媽媽自己的考試成績,沒料到媽媽不但沒有安慰她,給她鼓勵,反而還嘲笑她,後來還和爸爸一起訓了她一晚上。後來在一次單元測試中,她又沒有取得好成績,但是騙媽媽說自己考了一百分,媽媽居然相信了,還大大地誇獎了她。

從這兩次經曆,李慧得出一個結論,誠實會受到責備,但是撒謊卻可以帶來獎勵。她常常一麵嘲笑父母的愚蠢,一麵撒著謊騙他們。

因為李慧學習成績一般情況下都還不錯,媽媽也沒發覺,隻是覺得女兒好像一天比一天陌生了,一點也不真誠。

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才值得他人信賴,才能因此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但是現在許多女孩為了虛榮、麵子或者逃避責罰,竟拋棄了這個立身之本——誠信。一個女孩如果不誠實地麵對自己,刻意地隱藏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僅會讓她們自己深受其累,也難以取得他人的信任。一個女孩如果不能信守自己的承諾,便會失信於人,次數多了,就沒人敢接近她,相信她的承諾。

誠信是每個人立於社會、獲得更好生活的基礎。與超群的智商相比,誠實的品格才是最可寶貴的。因此,父母應該努力培養女孩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這樣才能使她更好地認識自己,取信他人,才能使她更愉快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建議一:幫女孩樹立誠信意識

誠信是指女孩能夠誠實地麵對自己,主動地承擔責任,信守對他人的承諾。一個沒有誠信的女孩難以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更不可能主動地承擔自己的錯誤行為引起的責任。這樣的女孩難以取信於人,更難以立於社會。

琪琪今年6歲。有一天,她和小夥伴約好晚上六點在小區花壇玩皮球。五點多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雨,一直到六點都沒有停。

媽媽看了看牆上的表,已經顯示六點了,便問琪琪:“怎麼還不去花壇呢?”琪琪滿不在乎地說:“下這麼大的雨他們也不會去的,我去了也是白去。”媽媽又問她:“那你們說好要是下大雨就不去了嗎?”琪琪搖搖頭,媽媽從屋裏取出雨傘說陪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