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女孩的藝術特長(2)(3 / 3)

父母在女孩兩三歲的時候,就要讓她多聽一些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此時她的活動能力已經很強了,在聽到強節奏音樂時,對音樂敏感的女孩就會隨著節奏手舞足蹈,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出她的節奏感。

在跳的過程中可以簡單地給女孩踩一下拍子,讓她知道拍子在哪裏,可以更加準確地來跟著節奏跳,漸漸地她就可以自己找出節奏了。這個時期是對女孩的音樂特長節奏感培養的時期。

建議四:鍛煉女孩的旋律和音準

在女孩3~4歲的時候,父母就可以讓她向旋律和音準方麵的訓練過渡了。

在小曉3歲多的時候媽媽就給喜歡音樂的她買了一架電子琴,在聽媽媽彈過之後,她說自己如果能像媽媽一樣彈奏得那麼好聽就好了。她用小手在上麵按一下,又按一下,每一個聲音她都覺得很美妙。

媽媽先教會了她識五線譜,然後再教她在琴鍵上哪個鍵是發哪個音,在她把這些都記住了之後,媽媽就拿了一首《新年好》的曲子來讓她學習彈奏,小曉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終於能夠簡單地把這首曲子彈一遍了。

地給自己畫的每一個景物都塗上自己喜歡的各種顏色。有的時候她想不明白,陰天應該用黑色的呢,還是要用灰色的?她就把兩種顏色都用上,然後還很欣賞自己的創作。

有一天,她畫了一張全家福,爸爸和媽媽還有她都在海邊玩。她們在海邊有一個自己的大房子,還有花園,畫完後,她就拿去給媽媽看,媽媽看後,誇獎了她。

父母要想培養女孩的美術特長,就一定要保護好她對畫畫的熱情,現在的很多父母急功近利,在女孩學習的過程中過於強調技巧,從而忽視了她的創意,這是本末倒置的,對女孩藝術才能的培養,興趣和創意才是最重要的。

女孩的美術才能體現在她能對形象中的線條、明暗、結構、色彩表現情緒變化,女孩再把自己的感受用這些具體的線條和色彩描繪出來,是一種需要靈感和創意的工作,如果隻是強調技巧,就做不了一流的藝術家。

父母要注意對女孩美術興趣的保護,然後再來具體培養她運用線條、色彩和結構的技巧。

建議一:父母要欣賞女孩的塗鴉

當父母看到女孩在隨處塗鴉時,不要批評她,而要用欣賞的眼光給予稱讚。

劉小瓊平時喜歡在家裏的櫃子上和牆壁上畫畫,媽媽隻要一見了就會阻止她,還好家裏的牆壁是用牆麵漆塗過的,可是總要擦洗也很麻煩。所以媽媽隻要一看到她要去畫,就喊停。

爸爸發現女孩對畫畫很有興趣,於是就帶著她到了書店,跟她講畫畫要用什麼東西,回來的時候他們買了很多畫畫的紙、鉛筆和顏料回來,從此以後,她隻要一想畫東西,就會鋪開畫紙,爸爸給她的畫都給予了很高的讚賞。

隨處塗鴉是女孩美術天賦的體現,父母要保護好女孩的興趣,這是把她引向美術特長之路很重要的途徑。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女孩的塗鴉,能夠激發她的美術熱情。

建議二:給女孩的成績以讚賞

父母在女孩學畫的過程中,要給予很大關注,隻要是女孩通過努力有了進步,都要及時發現並給予恰當表揚誇讚,和女孩一起分享成績中的喜悅。父母的鼓勵和讚揚,也是維持女孩良好興趣的一個關鍵點。

父母要讓女孩從學習美術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感,然後才是讓她主動努力學習,再從中獲得成就感。隻有不斷地收獲到快樂和成就,才能夠激勵和支持她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讚賞是讓女孩獲得成就感的最好語言。

建議三:不跟風讓女孩學美術

看著別人學也讓自己的女孩去學,是不能培養出女孩良好的美術特長的。

陳晶的媽媽看到同事的女兒都在學習美術,便回家來跟她說,想讓她也去學習美術,陳晶一聽,覺得很新鮮,便高興地答應了。

剛開始學,她覺得很新奇,也很有趣,所以興致很高。可是後來老師越來越講究技法,讓她對著一個東西反複畫時,她就漸漸失去了新奇感。最後苦撐了半年,就再也不想在人麵前提“美術”兩個字了。

父母在培養女孩美術特長之前,一定要先認真考察一下,她的美術興趣濃不濃厚。如果興趣不是很濃厚,父母出於麵子上的考慮,跟風學美術,是很難讓她真正領悟到美術的樂趣的。

建議四:父母不要急功近利

父母在讓女孩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最急功近利的表現就是要她能夠快速掌握各種技法,然後在各種大賽中取得名次。女孩有沒有得獎是大人們最關心和關注的,這樣會給女孩很大的壓力,讓女孩不能享受藝術,而是在應付父母。

父母要讓女孩真正喜歡上美術,覺得這是自己靈魂的一部分,在這種心態下去學習才能夠發揮女孩潛在的美術才能,也才能夠讓女孩越學越喜歡。父母追求功利,對於年幼的女孩隻有壞處,沒有好處。

建議五:父母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女孩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付出、不斷努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