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女孩的藝術特長(2)(2 / 3)

劉清清平時很喜歡和同齡小朋友們一起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而她的模仿能力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培養出來的。很多時候和她玩的小朋友都會說,清清你學得真像。得到了大家的鼓勵,她就喜歡上了仔細觀察各種各樣的人,然後把她們放在自己的遊戲當中。

清清三四歲的時候,爸爸就經常在家裏和她玩角色遊戲,爸爸會告訴她,醫生是怎麼說話的,怎麼動作的,病人又是怎麼樣的。漸漸地她也就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努力去向逼真的方向來模仿。

在遊戲中培養女孩的模仿力,更是讓女孩事半功倍,既玩好了,也學好了。模仿力強的女孩,先要有很強的觀察力,能夠找出一事物與另一事物之間的一些最明顯的特征和區別,然後才能更好地模仿。

建議四:用遊戲培養女孩的反應能力

女孩反應能力的快慢也可以通過遊戲來培養和加強。能夠有一個較快的反應能力,對於女孩的成長也是有所幫助的,可以讓女孩更好地應付一些突發的事情。學習反義詞和讓女孩學做相反的動作,也是練就女孩反應能力的一個常用遊戲。

可以讓女孩在遊戲中用最快的時間思考反義詞和相反的動作,然後做出相應的回應。因為是一種遊戲,女孩在鍛煉反應能力的過程中也可以感受到趣味性,所以更樂於配合。如此一來既提高了女孩的學習能力,也提高了女孩的反應能力。

建議五:用遊戲培養女孩的美術天賦

父母想要培養出女孩對色彩的敏感度,也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來實現,讓她先學會分辨不同的色彩。讓女孩用彩色的糖紙來給布娃娃做衣服,在遊戲中她可以學會如何來搭配色彩,關鍵是可以培養出對色彩的敏感度,喜歡上各種美麗的色彩。

父母如果發現女孩對於這些色彩很喜歡,就可以有意識地讓她在遊戲的過程中盡可能多地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色彩,讓她在調配色彩的過程中找到樂趣。

培養女孩的音樂特長

女孩的音樂才華並不是隻有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得到良好發展的,一個完全不懂音樂的父母也能夠為女孩做良好的早期音樂啟蒙,培養出她對音樂良好的興趣,然後再進一步讓女孩把音樂發展為自己的特長。

0~6歲是培養女孩音樂才能的最佳時期。女孩對聲音和音調的敏感度,就是在這個時期由父母的指引和輔導來幫助建立起來的。父母要堅信每個女孩都擁有自己的音樂潛能,等著父母來幫她發掘。

王小鳳的媽媽懷著女孩的時候便經常收聽收音機裏一些音樂台的節目。女孩出生後,她發現了一個怪現象,每次哭的時候,隻要聽到音樂聲,她便馬上停止哭鬧,不管這聲音是從手機裏傳出來的,還是從電視中傳來的。

媽媽發現她的這個現象之後,知道她對音樂有敏感性,很容易被音樂吸引,便有意識地培養她的音樂特長。

父母對女孩音樂藝術教育的培養並不一定要先讓女孩去學一些理論和技能上的東西,女孩3歲以下的時候,主要是讓她多聽一些優美的樂曲,增強她的感知力和領悟力就可以了。

對女孩的音樂啟蒙教育,可以讓3歲左右的女孩多聽一些節奏比較強的音樂,讓她能夠自由地隨著節奏手舞足蹈,培養她的節奏感,還能增強她對音樂的興趣,以利於父母後期對女孩音樂特長的培養。

父母對於女孩音樂特長的培養是個係統的過程,要注意這其中的階段性,不能急功近利。

建議一:父母從胎教做起

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就要注意對女孩的音樂胎教,開發女孩的音樂智能。

劉虹是一個很愛音樂的女孩,媽媽說在還懷著她的時候,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來收聽一些旋律很優美的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對於一些國外的經典鋼琴名曲,也會有選擇性的來聽。

每次在放這些音樂的時候,媽媽就能感覺到女孩在肚子裏的胎動增加,這說明女孩在聽,還有了反應。

有機會,媽媽還會去觀看一些大型的音樂表演,讓肚子裏的女孩能夠受到音樂的熏陶。

父母要想讓女孩擁有更好的音樂天賦,應該在懷孕的時候就開始對女孩進行音樂胎教。實驗也證明,受過音樂胎教的兒童比沒有受到音樂胎教的兒童會擁有更多的音樂天賦。

建議二:培養女孩對音樂的感悟力

女孩良好的感悟力來源於早期的音樂啟蒙培養。

小叮咚從一出生,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對她進行音樂啟蒙教育了,經常在她身邊放一些旋律優美的曲子。在她玩耍的時候,每次都能很快地就把注意力轉移到音樂上去了。到了六個多月的時候,隻要一聽到曲子,她就會很興奮地跟著“咿咿呀呀”說話。

小叮咚到了快1歲的時候,已經可以隨著節奏揮舞她的小手了,通過父母的啟蒙,女孩對音樂有了良好的感知力和領悟力,也表現出了她的興趣。

父母可以通過對女孩的一些早期的音樂啟蒙教育觀察她對音樂有沒有興趣。如果有興趣,就應該堅持讓她聽一些優美的曲子,培養出她對音樂的敏感性。

建議三:讓女孩學會找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