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好發現女孩的特長
女孩接觸世界,對於一切都很新奇,她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愛好和興趣。她們所關注、喜歡、沉迷的其實反映出女孩有哪些與別人不同的擅長領域。
父母要注意觀察女孩的愛好,以此找出她在哪些方麵有過人之處,培養她向這些方向發展,這樣能讓她更早地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早日走向成功。女孩的天賦要父母來發掘,不能讓她的天賦被埋沒。
陳小琴是一個好動的女孩,平時在家就像男孩一樣整天跳上跳下,見到的人都會說,你女兒可真活躍,整天看起來風風火火的。媽媽也覺得女孩精力過剩,每次上街,都要自己在後麵追著跑,怕她有危險,可是又管不住她。
小琴平時經常和別人打打鬧鬧,還要學輪滑,踏板車。媽媽覺得這些都不是女孩要做的事,於是讓她學習書法和繪畫,希望以此鍛煉她的定力和耐性。這可苦了小琴,整天都像在受刑一樣,隻要一提到書法就變臉色了,結果學得一塌糊塗。
父母在培養女孩的過程中要尊重她的愛好和興趣。如果找不準女孩的愛好,不讓她從愛好出發培養出自己的特長,而是扭曲她的愛好來遵從父母的意願,會給女孩帶來很大的壓力,不利於她的發展。
父母要培養女孩的特長,要細心觀察她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做什麼,她的興趣和愛好在哪裏,然後再根據她的愛好有意識地培養她相關方麵的能力。
父母要想讓女孩擁有一技之長,一定要從她的愛好出發來培養,這樣女孩才會在更加自覺的氛圍中去學習。
建議一:根據女孩的性格愛好來挖掘特長
女孩是好動還是內斂在六個月大的時候就比較明顯了,到了三四歲會更加突出。
黃瓊是一個很安靜的女孩,她很喜歡擺弄自己的拚圖和積木,能夠一個人玩一兩個小時,直到把所有的拚法和玩法都想出來為止,這讓她很有成就感。她也很喜歡玩走迷宮的遊戲,經常讓爸爸媽媽一起陪著她玩。
爸爸看到黃瓊的性格和愛好,在她4歲的時候開始讓她學習圍棋,沒想到這讓她著了迷。自從學會下圍棋之後,她就愛不釋手了。再大一點之後,還去拜師學藝了。幾年下來,黃瓊的圍棋技術大有長進,正在進軍全國青少年圍棋大賽呢!
父母對於一些安靜內斂型的女孩,當看到她愛好一些具有強烈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遊戲時,可以讓女孩參與到比較細致、嚴謹的特長培訓中來。
因為這類的特長培養會更適合女孩的特點,讓女孩在學習時不排斥,能夠喜歡上這種學習方式和氛圍。
建議二:善於發現女孩的興奮點
父母發現了女孩玩得最開心的時刻,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她們的喜好了。
陳苗隻要一聽到電視或收音機裏傳出音樂的節奏,就會變得很興奮,連說話的聲音都會突然高起來,還會跟著節奏來搖晃自己的身體。有的時候媽媽不在家,她就會自己一個人對著鏡子唱歌、跳舞。
她還有一個絕活,就是模仿動物的叫聲,大家都很佩服她的模仿力。
父母在發現女孩的這個特點之後,在她4歲的時候,就讓她去學習舞蹈的基本功,還專門給她找了一個音樂老師來對她進行係統的培訓。很快她這種喜好就轉換成了一種特長。
一個對音樂有感覺的女孩在很小的時候,聽到富有旋律的音樂聲,就會跟著“咿呀”地叫,還會揮動自己的小手。在稍稍長大之後,表現就會更加明顯。父母要善於發現女孩的興奮點,早日讓女孩向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
建議三:在群體活動中觀察女孩
父母可以把女孩放在群體活動中,來觀察女孩在這個群體中的表現,以此來更好地判斷女孩的愛好。有的女孩在群體中表現活躍,總是想當大家的總指揮,有的女孩表現出很好的服從性和合作性,有的喜歡自己獨自研究對策。
女孩在群體遊戲中能夠更好表現出自己的性格愛好。父母在觀察到女孩的愛好和特點之後,就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女孩愛好的特長來有目的地培養。
建議四:讓女孩嚐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對於女孩特長的培養,一定不要采用強迫的手段,否則會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
彩依從小就是個愛說愛唱的女孩,媽媽有意去培養她的文藝天賦。剛開始她和媽媽說自己想學習拉小提琴,媽媽就答應了她,讓她先到老師那裏去體驗一個月,看看自己喜不喜歡,還不到半個月,她就覺得自己不喜歡學這個,因為聽到別人拉得挺好,可是自己學得很費力。
老師推薦她學習古箏,她試了一下,很快就可以彈一首簡單的曲子,她便決定改學古箏。媽媽很尊重她的選擇,於是就給她專門買了一架古箏,她練起來也是越來越上路。
父母在對女孩特長的培養過程中,在不確定女孩真正在哪一方麵能做好的情況下,可以讓女孩去嚐試,在嚐試中選擇自己擅長的東西,這樣再確定學習目標,才不會盲目,才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建議五:為女孩營造發展特長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