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表演藝術 豐富多彩的中國戲曲藝術(3 / 3)

為了更好地豐富上演劇目,也為了更好地繼承遺產,在它的基礎上發展新戲曲;近年來展開了挖掘傳統劇目的工作,僅1957年一年,全國共挖掘出來的劇目就有5萬多個,以我這個演了幾十年戲的人來說,沒有見過、沒有聽說過的就實在太多了!全國戲曲事業這樣大規模地發展,在戲曲史上也是空前的。

目前戲曲正在朝著反映現代生活的方向發展。因為整個社會的飛躍前進,向戲曲提出了一個迫切的曆史任務,這就是反映我們當代人民的新生活,新的道德品質,反映他們在進行建設中的英雄事跡。在進行這個工作時,我們遇到不少的困難,特別是在如何正確地來對待遺產這一問題上。我們認為隻有在繼承它,並進一步發展它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富有民族色彩的新戲曲。

在我們麵前還擺著很多困難,但我們堅信隨著我國建設事業的飛速發展,一切困難是能夠克服,戲曲事業是能夠得到與各方麵相適應的發展的。

以前,由於各方麵條件的限製,我們和各國文化藝術上的交流很困難;解放以後,這種往來已逐漸頻繁起來,八年中,我國派出的代表團曾到過歐、亞、非、澳及南美各大洲共60個國家,9368個;其中藝術團體5650個,在45個國家演出。來華的文化藝術代表團共60個國家,10705人;其中藝術團體有21個國家,5669人。各國藝術代表團的不同風格的藝術,給中國人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加強了我們對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去年英國蘭伯特芭蕾舞劇院到中國演出,得到了我國人民一致的好評。

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名人如莎士比亞、莫裏哀、易卜生、哥爾多尼、歌德、蕭伯納等人是非常熟悉的,去年我國的話劇團體就上演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第十二夜》,哥爾多尼的《一仆二主》《女店主》,易卜生的《娜拉》等名劇,而電影在我國演出的則更是不計其數了。

各國的藝術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盡管中國戲曲和歐洲歌劇有很大的區別,但原則是一致的,我們應該加強各國間的文化合作,互相交流藝術上的經驗和見解,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使全人類的文化事業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我們中國也像你們一樣,是一個好客的國家,我們熱忱地歡迎你們能派出藝術團體到我國去訪問演出。我們深信,它對發展我國的文化藝術也是有益的。

(程硯秋曾受政府委托,由他組織歌舞團出國演出。這篇文章就是程硯秋同誌準備向外國介紹中國戲曲藝術的講稿)1943

【程硯秋】

鄉居。

【梨園】

5月9日,餘叔岩去世。

1944

【程硯秋】

鄉居,樊放訪問硯秋。城內家被搜。

【梨園】

12月26日,藝友座談會為紀念成立一周年,演出新編京劇《信義村》。周信芳出席祝賀,並贈送花籃。

1945

【程硯秋】

8月15日,日本投降,程硯秋宣布結束“三閉主義”,準備再次出山演戲,遂重組秋聲社班底。11月2日,於豐澤園飯莊收王瑤卿介紹的王吟秋為徒。

【梨園】

10月10日,梅蘭芳抗戰勝利後複出首場演出,在蘭心戲院義演昆曲。

1946

【程硯秋】

於上海湖社收趙榮琛為徒。

【梨園】

玉華京劇社成立,位於哈爾濱市道裏區巴拉斯電影院(兆麟電影院)。

1947

【程硯秋】

於上海紅棉酒家收趙芝湘弟子李丹林為徒。青龍橋辦中學。

【梨園】

9月,田漢出麵組織“藝社”票房,作為和進步藝人聚會之組織。周信芳為主要成員,就京劇改革問題作過演講。

1948

【程硯秋】

12月20日—22日,與秋聲社為河北大名旅濼同鄉會救濟難民義務籌款赴津演劇,是為北京解放前夕秋聲社最後的演出。

【梨園】

6月—11月,梅蘭芳在上海聯華三廠拍攝彩色片《生死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