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太不自信,學無根底,所得不實,見異思遷,胸無主見,是鑒別力薄弱之故。忌過於自信,自以為是,顧影自憐,藐視一切。人皆不如我,恥於下問,是阻撓學業前進之大病。
凡台步、身段、亮相,笨中靈則厚,不要虛中靈則浮,要虛實則活;不要實中,實則鈍。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顧、一盼對於戲情大有作用,不可以輕舉妄動。做功戲,臉上要有丘壑,作用都在眉睫、眼神、法令。話白有附屬於身段者,有身段附屬於話白者。忌身有俗骨,自矜自誇,太露鋒芒,平庸無味,酒肉氣重。
要正確魄力,強大鑒識,不恥下問,堅忍性強,從善如流,用寫意而成寫真,注意補白。
提頂、鬆肩、氣沉丹田、腰背旋轉,步法自然靈活;姿態要挺拔,動作要圓轉,氣魄要莊嚴,韻味要瀟灑,呼吸要勻停,運用要頓挫,戲是抽象的,但是要寫實。
矮身兒輕狂,高身兒驕,躍身兒驚慌,存身兒諂。鞠躬是謙,低頭是敬,挺腰是謹,遲慢是慎,仰麵是媚。戲中人應了解五種須知:“身份”,有帝王、奸雄、武將、官僚、文人、名士、書生、狂士、公子、孝子、紈絝、窮儒、良師、腐儒、道學、惡霸、土豪、地主、富翁、市儈、流氓、小販、遊民、農夫、道士、僧家、嚴父、慈母、閨秀、蕩婦、娼妓、藝人、賢妻、侍婢、俠客、義士、王後;“天性”,狡猾、愚頑、淫蕩、柔媚、癲狂、奢侈、豪爽、坦白、野性、刁詐、懦弱、潑辣、安善、昏庸、癡呆、暴戾、貞靜、陰柔、陰險、正直、激烈、凶頑、乖張、忠實、斯文、率真、慈愛、慷慨、優柔、寡斷、吝嗇、卑鄙、明辨;“行為”,道德、直爽、仁慈、智勇、信義、險詐、狠毒、殘忍、狡辯、巧言、毒辣、權變、機警、刻薄、果斷、清廉、馴順、貪汙、誠懇、強識;“態度”,狂妄、驕傲、瀟灑、幽閑、灑落、超群、凶猛、舒適、恐怖、驚慌、悲慘、勇敢、蠻橫、和藹、強硬、堂皇、儒雅、大方、莊嚴、幼稚;“氣味”,書卷、寒酸、豪爽、粗暴、勇猛、市井、村野、俠義、華貴、山林、庸俗、酒肉、雍容、造作、勢利、清高、驕傲、和睦、浮躁、脂粉、風騷。
不要忽視戲曲程序的特點與基礎,想用其他辦法來代替它,是主觀與虛無主義的做法,必然破毀戲曲遺產。這一套程序的形成,為戲曲藝術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劇中人的情感隻有通過程序才能表達出來,隻有程序沒有內心,等於傀儡,隻有內心情感沒有表演程序,等於戰士沒有武器一樣,不管他思想如何好,也不能攻打敵人。內心與程序相結合才富有生命,富有感染力,必須要將內心情感與外形的表演程序結合在一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創造性地運用程序套子,但培養戲曲人才,首先應從學習戲曲程序入手。一學就會,一會就演,一演就好,是不可能的。難能才可貴,不掌握好老一套程序的技術就演出,還很好,藝術也就不可貴了。
“起霸”。老生要躬,花麵要撐,武生取中,小生要緊,旦角要鬆,以上對胸背而言。花麵須滅頂,老生眉目中,小生齊鼻孔,貼旦對著胸,指山膀而言。視線有起落,舉止有往還,動輒陰陽辨,釘尖對麵前,指姿勢而言。欲進須先退,欲退反向前,行走守直線,腳跟往前翻,指動作而言。紮靠自膝起(箭衣同),蟒袍腿腕齊,軟褶根對趾,切忌太直伸,指腳步而言。起於背,行於肘,控於胸,止於頸,指山膀而言。點腕、壓肘、裏手,指單山而言。老生三貼一抗,武生兩貼一抗,小生一貼一抗,旦角僅抗不貼,指退步山膀。陷肩、壓肘、亮手裹掌,指山膀姿勢而言。
“雲手三種”。整雲手、簡雲手和恍雲手。
拉單山膀是起唱,搭手是點絳,手是念頭。
“打把子”。折蠍子、摘豆角、三飛腳、快槍、正天罡、反天罡、反天鵝、滿天紅、卅二刀、十八棍、鎖喉、甩槍、一封書、挎槍、三環九轉、削腰峰、棍破槍、就就兒、燈籠泡兒、刀架子、六合槍、十六槍、老虎槍;每一身段有三個過程,動意第一,視線第二,動作第三。前把指人鼻,後把對肚臍,指槍把而言。
戲的知識資料。
開當、打攢、連環、擺陣、走邊、褌馬、備馬、五梅花兒、紗帽翅子、編辮子、十字靠、黃瓜架、大元寶、四合如意、順風旗、趕黃羊、三見麵、蘿卜頭子、架牌樓、四股當、倒脫靴、二龍出水、攢煙筒、鑰匙頭、溜下、追過場兒、抄過兒、兩邊下、連場見、太極圖下、龍擺尾、鉤上、領上、引上、繞場、抬轎、領下、扯斜胡同兒、一翻兩翻、鈄犄角、合龍、扯四門兒、跑過場、衝頭兩邊上、挖門上、溜上、站門兒、挖進來、坐轎上、坐車上、騎馬上、乘船上、站鈄門、站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