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表演藝術 演戲須知(1 / 3)

中篇·表演藝術 演戲須知

戲有四德,曰立品、曰智能、曰端莊、曰潔烈。

初學法則,應守規矩,得其規矩,始求奇特,既得奇特,仍循規矩,所謂守成法而不泥於成法,脫離成法而不背乎成法,能此可以言藝術。對於一切變化發展革新則無往而不利,此為求學不二法門。夫運用之方,雖由己出,規矩所設,信屬自家(知),差之毫厘,謬以千裏,苟知其術,適可兼通,心不厭精,體不忘熟,若運用盡於精熟,規矩諳於胸襟,自然容與徘徊,意先動,後無往不宜,瀟灑流落,氣逸神飛矣。願學者三複,言:歌以詠言,聲以宣意,哀樂所感,托於聲歌。學問之道,貴乎自悟,賴人指示乃為下乘;遇拙蠢而使靈巧,遇微細而要持重,運用有方,始趨佳妙,百轉心思,胸襟寬闊,態度怡然,方為上乘。

遇繁難不露勉強,遇輕微不可草草放過,要在意味裏寫真,不要在舉動上寫真,所謂寫意也。要隻在舉動上寫真,而不在意味上注意,即是寫真。則失去舊戲寫意之原則。要知寫真戲以舉動為形質,以聯絡處為性情;寫意劇以聯絡為形質,以舉動處為性情,此為後學之度世金針。望學者對於斯言加以揣摩,設有心得,庶幾乎近焉,則可以談藝術矣。

念一字使一身段皆不可忽視,亦不可輕易使用。要知一字為全句之規,一句為全劇之準,一舉為全劇之立根,一動為全劇之脈絡。

表演要抓住觀眾的心理,掌握住觀眾的情緒,使其有動於中而後可。

學者在自修時要隨時自加檢討一切弱點,要隨時補充自己的缺欠,見他人有缺欠有弱點,要加自省的功夫,他人有長處要加以學習的功夫,這就是擇善而從不善而改之之意。可是,自省的功夫比較學習的功夫進步較速,收獲較優。故在求學時期,千萬不可有藐視人的心理,良善者固可法,不良善者,亦我師也。

姿勢要相輔而行。勢者,固定方式也;姿者,所出風神也。有勢無姿則不美,有姿無勢則不實。

藝貴精而不貴速,法貴乎旁通,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的是藝術,可以言傳的是技術,使其出於自然,萬不可矯揉造作失卻天然之美;術貴乎貫徹,能如此則一切蛻化矣。造微人才,出神入化,規矩謹嚴,意態瀟灑,要有擒縱法。

藝術之運用,不外乎烘雲托月,設色生香,繪景繪神而已。淺嚐則易,深造則難,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要有強大鑒別力,要會烘托,要會陪襯。

描寫劇情切忌過分,表演有所含蓄。凡歌舞與作文無異,切忌過直,文忌直,則曲過直便失掉意味,曲則耐人尋味。凡唱做必須有絕岸頹峰之勢,奔雷墜石之奇;如蜻蜓點水之勢,若即若離;如流風回雪之姿,忽飄忽漾,果能如此,則自臻佳境。

做戲最忌頭重腳輕,換言之,即是不能一氣嗬成。做身段要向背分明,否則觀眾不生美感。做節烈婦人,貌雖美麗,要態度端莊,不可使人動淫思之念,而能令人敬畏,所謂麵如桃李,凜若冰霜,否則失卻青衣身份。

語助詞切要注意,對劇情幫助甚大,為戲中要素,用當則能傳神,注意中心點,要瀟灑如意。

身段要靈空,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凡品格高純之人,念做必須端莊肅靜態度。不可多使身段,凡於念唱時手舞足蹈,眉飛色舞者,乃輕浮之人,絕非端士學者。

注意學無成就而標奇立異,見異思遷,此求學之大病,為終身之憂。

歌唱以及三腔等,是戲中以簡易繁法。凡唱做須有剛有柔,有陰有陽,要緩急適當,頓挫適宜,勿落平庸;表情動作要不即不離,要若即若離,以繁勝人易,以簡勝人難。

無論唱、做、念、打,始終須保持原神不散。提頂若胸中有物,要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最要始終如一。做身段使其繁似簡,簡而明。台風要瀟灑,能使四座產生風為宜。要藏鋒,忌露骨,忌輕浮。做戲要無我無人,眼要平視而遠;須了解戲中人性情及一切事實環境情況,要做烈婦守節,不做妓女倚門賣笑,所謂教化於人,總要有益於人,不要有害於人。

化裝要能寓褒貶別善惡。鑼鼓之功用關乎人的性情環境,抓住觀眾情緒的東西,就是聲、形、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