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放縱
導讀
“我再也不願見你在深夜裏買醉,不願別的男人見識你的嫵媚,你可知道,這樣會讓我心碎……”
——《愛如潮水》
在我的第一本書《青澀時光》中,記錄了一個墮入風塵的少女。我在書中寫道:“每一個少女都是一個天使,而有的人隻不過折斷了翅膀而已……”隨著谘詢工作的深入,我在想:這些天使的翅膀是因為什麼折斷的呢?又是被誰折斷的呢?
的確,有生活、家庭、周邊的環境等等原因,但是隨著我對這些“折翼天使”心靈層麵的接觸,我發現她們對前途的迷茫、對生活的麻木、對自我的否定、對浮華的熱衷與向往,加上希望少花費時間,少付出努力而快速賺錢的捷徑心理,才是“天使們”蒙塵的主要原因。
如果逃避天空的挑戰,再美麗的翅膀也會凋零;如果害怕振翅的酸楚,再強健的翅膀也會枯萎。對於天使來說,最美麗的就是她們的翅膀,一旦凋零、枯萎了便很難重返天堂;對於少女來說,最美麗的就是她們那豆蔻年華,一旦揮霍了、虛度了,留下的就隻有失落和傷痛。
案例
一個女孩溫柔的聲音從電話的那端傳過來:“鄧老師嗎?我拜讀了您的書,我好感動,鼓足了勇氣給您打電話。聽到您的聲音,我感到親切。”
我回答她:“謝謝你的支持和信任,你讀的書名叫——”
“叫——,對不起,我很早在網上讀的書,現在記不起書的名字了,但是折翼天使我記得,小文的案例讓我感動——我需要您的幫助。”
接著,她若有所思地背起來:“真想聽您唱一曲,可沒有人能幫你帶走這片光陰,美麗的翅膀傷痕累累,早已折翼。白馬王子就像期待中的童話,故事的最後我已經不敢想象……”女孩沒有記住書名,而把小文的案例記得清楚,歌詞雖不完整,她卻很是動情。
我們相約在谘詢室見麵,我期盼著女孩的到來。我想她的背後,會隱藏著一個傷感而無奈的故事。
尤佳——不!還是尊重女孩本人的意見,就叫她憂愁吧——走進谘詢室,我從她打給我的電話中已知道了她是一個陪客小姐。她很大方地報了姓名後告訴我:“鄧老師,我不騙您,告訴了您我真實的名字,不過希望您叫我自己起的名,也是我的網名,憂愁,好嗎?尤佳這個名字太美好了,而實際的我,哪有什麼好事、佳事呢?盡是壞事和愁事。”
憂愁上大專二年級,看著她那蒼白的麵容,再看她那幹皺慘白的口唇,瘦弱的身體,說話的聲音細弱顯得沒有底氣,愛鎖眉頭,讓我聯想到營養不良的豆芽菜。
憂愁在開始談她的問題前問我:“鄧老師,我和您書中小文一樣是折斷了翅膀,墮入風塵,即使是暫時的,但這個傷痛是慘痛的,致命的,是硬傷,還怎麼能醫治好呢?”
憂愁並不需要我回答,緊接著她說:“我到這來並不想能改變自己,隻是壓抑得喘不過氣來,況且我也是染上疾病,不得不來。因為您能理解小文,能關心和幫助她,我想——得到別人的幫助應該是不錯的感覺,所以我就到您這來了。
“之前這方麵的知識我基本上沒有。隻是我下身感到特別不舒服,已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了。”憂愁流露出痛苦的表情。
我對憂愁說:“不舒服就要及時治療,你別著急,一會兒咱們谘詢結束,我帶你去檢查看看好嗎?”
“好的,那就麻煩您了,我在做陪客小姐時,認為那些客人都是有錢人,他們應該是幹淨的,每次跟他們包的都是高檔客房,能夠保證做愛前後都洗浴,怎麼會得性病呢?後來下身一直不舒服。我聽圈內的人告訴我,別聲張,不然你就做不成了。我也不明白,這樣高檔的酒店,怎麼能傳染上病呢?所以我更加愛幹淨,每次都用消毒液好好清洗下身,每和一個客人之後都洗,也算對他們負責任。我也知道自己下身得了髒病,為了怕別人知道,自己不敢去醫院,我把家中藥箱翻了個遍。家中有好幾種抗消炎的藥,我都搜集起來,自己私用,為了快點好,有時一次服兩三種藥,剛開始還管點用,後來服多少藥都不管用,現在不但下身病沒治好,胃也常疼,有時疼痛難忍,飯吃不香,覺睡不著。”
我告訴憂愁:“濫用抗生素,不對症治療,不但不能治病,還會承受抗生素副作用帶來的痛苦,是容易出問題的。你應該到醫院專科就診。”
憂愁邊點頭邊說:“是這個理,吃了那麼多的藥,清洗,塗抹等等一點兒都不管用,還越來越多。剛開始是小的淡粉紅色像疹子一樣的東西,以後逐漸增大增多。”
我知道憂愁這是得了性病,為了進一步明確,我問憂愁:“是什麼形狀的呢?”
“有的像豆豆,有的像菜花。特別惡心。”
憂愁說著話,抱著雙臂,縮著肩,這是個怕冷或者害怕的動作,給我的感覺,此時的她好像身上起了雞皮疙瘩似的。
“什麼顏色呢?”
“有的是粉紅色,還有的是褐色或者更深的顏色。”
“你沒有到醫院就診,怎樣觀察的呢?”
“唉!不太敢跟人家說,自己拿著小鏡子在衛生間蹲下照著看的,連大腿根部都起了,看了惡心、煩心、鬧心,不來醫院不行了,瘙癢得鑽心,經常抓得出血。我的白帶也特別多,特別臭,濕乎乎的可難受了,不得已常年墊護墊。”
我在心裏同情這個女孩,她好糊塗啊,拿著身體健康下賭注,視生命為遊戲,我同時為她的父母惋惜。我明白她可能得的是尖銳濕疣。不過憂愁對性病的認識和自行不科學的用藥,是存在誤區和錯誤認識的,這主要是因為她對相關性知識、性病常識的缺乏造成的。
憂愁坦然地告訴我,因為在學校裏,包括目前大學都沒有講過這些性健康知識,所以她連基本的生理知識都不了解,所以這次谘詢,自然要解決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帶她到我醫院所屬西城區性病防治中心檢查,發現她已患中度尖銳濕疣,同時患有重度宮頸糜爛、附件炎、陰道炎,當醫生告訴她今後很有可能沒有希望生孩子時,她對我輕聲說:“正好!我才不會要孩子,生那個小東西幹啥?”
憂愁並不能認識到,當一個育齡女人因得疾病而影響自己正常生理機能,便很可能帶來社會功能受阻,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壓力所造成的危害。我暗暗替憂愁惋惜:性無知給年輕人帶來困惑和迷茫,衝動和欲望有可能使他們做錯事情,但也不是做陪客小姐亂性的理由呀!
代價和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也是複雜的,單一的責備對憂愁是不起作用的。
憂愁在我院性病防治中心醫治,她隔一天便到谘詢室找我。隨著谘詢的深入,她開始接受心理谘詢並了解了性病、艾滋病的相關知識,傳染疾病的危險性,逐漸對自己的一些錯誤觀念和認知有了新的認識。對於憂愁的一些錯誤觀念和錯誤認知,我在分析中會點評,這是我幫助憂愁,給她提出建議的重點工作。
但是憂愁的家庭教育我認為還是值得我們了解和認識的。每個孩子的問題與她的成長經曆、家庭教育和社會適應力都是有相關性的。
在了解憂愁的情況之前,大多數人都會以為憂愁的家庭有可能是如單親、暴力或隔輩人撫養等問題家庭。可事實恰恰相反,憂愁的家庭是一個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
憂愁告訴我:“在小學六年級前,我的家庭非常幸福。爸爸是一個醫生,媽媽在一家企業管人事,他們的工作穩定,體麵,收入很好。家裏氣氛很好,爸爸媽媽從來不吵架,他們對我的管教也很寬鬆。我的學習在班裏是中下等。因為我並不努力刻苦,對自己的要求標準也比較低,沒有複習的概念,沒有學習以外的愛好,對上奧校也不感興趣,可爸爸媽媽從來不逼我。我喜歡我的家,喜歡爸爸媽媽。在物質上他們滿足我的要求,我特別喜愛動漫。每一套價錢都比較貴,有時一買就是好幾套,隻要出新的我就要買。他們從來不猶豫,真是痛快。我爸爸喜歡說一句話——‘掙錢就是為了花錢,不給我姑娘消費,還能為誰呢?’我買了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到班裏和同學分享,大家對我特別好,稱讚我的好爸爸和好媽媽,羨慕我的家庭幸福美滿。整個小學階段我很開心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