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將對將,帥對帥(完)(2 / 3)

這些敵人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部隊中騎兵極其匱乏。

也就是說陶謙手下丹陽兵的輝煌幾乎都是在與步兵的交戰中獲得,可他們對抗騎兵的能力到底如何,卻並沒能得到實戰的檢驗。不過從許耽統帥的丹陽兵並不敢與劉備在野外拉開陣勢來上一場轟轟烈烈大戰的事實看,隻怕在許耽的內心之中多少還是有些心虛的。

這當然不是說越人不擅長騎兵。反而因為越地之人手腳靈活。經過訓練後他們在馬背上衝殺和騎射的技巧並不遜於北方人。甚至在無馬鞍的條件下,靈巧的越人表現的更加出色。

就好像曾經在楚漢戰爭中大放異彩的西楚霸王項羽的親隨,那支秦末縱橫天下的騎兵便是由楚地與越地之民構成的。而這支軍隊的風采更是不需細說。

但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需要有馬匹可以訓練,有肉食改善身體。如果達不到這些條件,就會變成如史書中所說的那樣“越人綿力薄材,不能陸戰,又無車騎弓弩之用”了。

且不提漢代對於軍馬的官製到了什麼程度,單說北方的良馬被販運到了南方究竟身價飆升幾何,絕對不是哪怕是小富之家能夠承受得起的。況且山越之民本就窮苦,再加上一些無良官吏的欺壓,隻能靠躲在山林之內打遊擊,偶爾外出劫掠過活。縱然是練就出了一身跋山涉水箭無虛發的好本事,可對於騎兵一道卻可以稱得上是“隻知道豬跑,沒有嚐過豬肉”。

這樣的山越義從,麵對夏侯淵派出的精銳騎兵,雖說數量上夏侯淵的騎兵僅僅隻是山越義從的一半,但甚至不需要衝鋒衝殺,隻是配合自家步兵在遠處用弓箭逐漸消磨那些山越義從的鬥誌,便已經足以令本就沒打算真的為袁術賣命隻是想來賺筆外快的山越義從崩潰掉。

而程普手上的那支被周瑜看作是右翼部隊底牌的騎兵部隊,則僅僅隻能與夏侯淵留下的另一半騎兵部隊拚一個旗鼓相當,看上去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但是因為夏侯淵手上的騎兵終歸要多於程普,而程普的武力也無法像孫策那樣通過壓製住夏侯淵來扭轉戰局。

最後為了能夠保護這支對孫策未來征戰有著重要意義的部隊不會浪費在這裏,程普不得不在損失了百餘騎後命令自家的騎兵部隊緩緩後撤離開戰場,將山越義從的後背扔給了聯合軍。

雖說袁術曾經承諾隻要贏了這次對曹操軍的戰役便會放孫策單飛,但如果為了這個虛無縹緲的承諾就為袁術這個並不怎麼注重信諾而且最近越來越反複無常的家夥拚上身家性命怎麼看都不是一件劃算的事情。

如果到時候拚了老命贏了戰爭但是袁術最後卻翻臉不認人,試問他們該如何應對呢?

翻臉吧,手下都拚光了。

不翻臉吧,繼續待著還會覺得晦氣。

這還是程普不知道蔡陽與孫河之間那檔子事的前提下,若是他知道了這件事,隻怕更會火冒三丈,認定自己的判斷,同時也能夠更清楚孫策到底在袁術心中的地位是個什麼樣子。

畢竟就算蔡陽再如何狂妄,若孫策真的是袁術身邊的紅人。給他十個膽子隻怕也不會做出那麼魯莽的舉動,反而應該會緊跟孫策身邊不說拍馬屁吹捧也是要努力拚搏博取功名。

孫策或許年輕有衝勁,周瑜或許很聰明,這些程普都是遠遠不及的,但作為一名從北走到南,經曆了太多太多是是非非的年長者,程普卻有著屬於年長者經驗的智慧和狡猾。

或許也正因為這樣,周瑜才敢將手上重要的一支部隊托付給他,而他也恰恰在判斷了局勢後選擇了雖然看上去有些令人不齒但卻符合孫策利益的決斷。

不論孫堅還是孫策,都不是與袁術一條心。從來都不是。反之亦然。

至於騎兵撤走後會讓頂在最前麵的山越義從遭遇到怎樣的滅頂之災,那已經不在程普思考的範圍之內,最多派個人告訴周瑜,加入孫策不能在短時間內取勝的話。不但那支騎兵不會返身再戰。就連那些屬於孫堅軍的舊部也會開始緩步撤離戰場。

他有這個權力。雖然孫策沒有明說,但周瑜在私底下是給了他這個權力的,而相同的權力。左翼的黃蓋手上同樣擁有,由此可以看出周瑜的內心其實同樣對袁術沒有多少信任。

不過,這一切顯然並沒有對孫策明說,畢竟這些老狐狸和小狐狸很擔心孫家大少會不會因為那位虛無縹緲的袁家小娘子的青睞便做出什麼熱血上頭的事情,畢竟年輕人嘛。

這不,大概是被蒙在鼓裏的孫策眼瞅著戰場上的局勢對己方愈發的不利,心情越來越急躁,手上的動作受到心態的影響而變得愈發的散亂,空有巨大的力量卻似乎受到了什麼限製一般,怎麼樣都使不出來,反而感覺從攻來的那杆長槍上傳遞過來的力道越發的強大。

不是說時間是自己的盟友麼?為什麼對麵的老家夥竟然是越戰越猛而自己則恰恰相反!

“好厲害,真的是好厲害,不知道並州的童先生是否也能有這麼厲害!”

當局者或許還會因為身處局中而感到迷茫,但在一旁掠陣的夏侯惇卻看得清清楚楚。

這年頭雖然沒有太極拳太極劍什麼的,那是很久遠以後的事情,但是借力打力這種思想卻並非完全沒有,而且這反而是相當高級的技巧,沒有一定年月對武藝的磨礪,那是決計無法用處這樣的高級技巧的,因為這需要對手眼配合和個人經驗要求極高。

而韓老將軍此時所用的,正是這樣的一種高級技巧。

當然,雖然夏侯惇下意識就將韓老將軍與曾經也算是指點過他的童淵進行比較,但因為他從來都沒能見過童老頭的真本事,畢竟以夏侯惇的本事還逼不出童老頭全部的真才實學,所以他說話的語氣中十分卻是有八分是疑問和不太相信。

話說這夏侯元讓雖然是個天然呆,而且腦袋一陣短路的時候也可能化身為熊孩子,但這家夥有一個大大的優點那就是對給予過自己幫助的師長那是絕對很尊重的。年輕的時候就曾經因為有人辱罵師傅而提刀殺人,雖然自己差點栽了進去又一度被官府通緝,但也不曾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