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老頭與夏侯惇雖說沒有師徒名分,但也是給過夏侯惇很多指點和啟迪,故而哪怕覺得場下能夠與狂暴的孫策越打越順手的韓老將軍實力非凡,心中還是下意識地更偏向童老頭。
“的確如此,確實太厲害了。可是為什麼這麼厲害的人竟然之前的名聲並不算響亮,而且還是以刀法凜冽名震江湖,可是看他的槍法明明遠勝他拿刀的時候。真是太奇怪了……”
另外一邊的張飛也是在搖頭晃腦,臉上寫滿了疑惑。隻不過與夏侯惇不太一樣的是,張飛畢竟是出身北地幽州,平素有喜歡結交江湖豪俠,對於這位韓老將軍的一些事情也有些了解。
不過也正是因為有著了解,才會讓他感到更加奇怪——明明這位叫做韓相的老將軍年輕的時候是一位很有名的刀客,雖然名聲不算多麼響亮,但正如老將軍對曹操說過的那樣,不論是蔡陽還是陽群以及很多很多人,都曾經拜訪過他並得到他的一些指點。所以說作為與童淵同時代的老人,哪怕在武藝上的名聲不是很響。但人脈卻是一流的。
可誰曾想,這位做了大半輩子刀客的老爺子如今卻棄刀用槍,反而功力大漲。
“這還不簡單,大概是因為什麼原因所以不能用槍,所以才不得不改成使刀,現在發現孫策小兒不好對付,自然是要用最好的本事。不過這一招,哦,童先生曾經說過這招……”
夏侯惇是完全沉浸在了兩個人的龍爭虎鬥之中,所謂的回答也不過是隨後一說。
“不能用槍。隻能用刀。不能用槍。隻能用刀。不能用槍,隻能用刀……”
隻不過說著無心聽者有意,張飛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麼,但一時之間卻又想不起來。
許久過後……
“元讓。我知道韓老將軍到底為什麼要用刀而不能用槍了!”
雖然就這樣被張飛從對精彩比武的體悟中拉了出來很是不滿。但八卦這種東西還是相當吸引人的。而且張飛隨後也向他解釋了,這件事似乎還與指點過他的童老頭有些瓜葛。
“那是我聽江湖朋友說過的一則秘聞。說是當年上黨曾經出過一位年輕人,一杆長槍用的那是出神入化。在江湖上創出了赫赫威名,於是便在江湖同道的吹捧下自號‘槍王’……”
“不對啊,‘槍王’的名號不是童先生的麼?童先生可不是出身上黨吧。”
“沒錯,這位年輕人自然不是童先生。所以當他聽到童先生也被稱為‘槍王’的時候便非常生氣,要去找童先生比試一下,看看究竟是何人更加適合這‘槍王’的名號。
童先生對這種虛名自然是不在乎的,甚至表示‘槍王’的名號給了年輕人也無妨。但是年輕人很驕傲,總要比試一場將童先生徹底壓倒才算了結。
這一戰據說當年能看到的人不多,而且到現在為止除了兩位當事人之外,觀戰的人都已經因為各種原因作了古,所以這一戰的結果直到最後也是一個謎團。不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自從這一戰之後,年輕人便放棄了‘槍王’的稱號,甚至放下了槍,消失得無影無蹤。”
“所以你說他就是故事裏的那個消失的年輕人?”
夏侯惇是個天然呆不假,但是可沒有笨到家,故事講到這種程度他總也能聽出張飛的意思。
“我隻能說當時這故事已經沒有了下文,但結合今天看到的這些奇怪現象,用某個家夥的話來說就是,‘排除掉一切的可能性,那個看起來最不可能的可能就隻能是事情的真相’。”
“這話我雖然沒聽過,但是我能猜到是誰說的,也隻有他才能說出這麼古怪的話。”
而就在兩個人可以比較輕鬆的聊天時,終於,已經沉寂了許久的韓老將軍忽然一聲暴喝,手中的長槍更是不斷發出微微的顫動,而受到這顫動的影響,被韓老將軍鎖住的手中長槍竟然有些無法握住的感覺,這讓孫策既驚且怒,卻偏偏怎麼都想不出辦法,隻能用蠻力抗衡。
可恰在此時,他耳邊又響起了來自於聯合軍滿含興奮的怒吼聲,那吼聲中所蘊含的興奮讓孫策哪怕不去關注戰局也知道戰場大概的情況。
顯然這一次的戰鬥,他敗了。
在戰場上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縱橫無敵的他,敗了。
心神失守下,孫策的長槍終於脫手了,雖然長槍筆直插在距離孫策不遠處的土地上,可這短短的距離對於孫策而言卻是咫尺天涯。不僅僅是韓老將軍緊緊盯著他,就連夏侯惇和張飛也再度圍了上來,與發現情況不對趕了過來的孫策親衛軍們遙遙對峙。
袁術軍開始緩緩撤退,周瑜的中軍也用鳴金的方式呼喚孫策返回。
“老家夥,你叫什麼名字。孫伯符學藝不精,今日已敗,希望日後還有機會再來討教!”
“咳咳,真是個不服輸的小夥子,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能和你這樣的年輕人再戰一場。記住了,老夫河北韓相韓莒子,是個沒能保守誓言的刀客!”
雖然憑著手中長槍戰勝自己的老將軍卻強調自己是個刀客的舉動多少讓人有些無語,但孫策卻很認真的點了點頭,表示了解。之後再一次深深看了與自己拚鬥至今的三位將軍一眼,仿佛要將他們三人的音容笑貌記入腦海之中,然後才終於流露出少許不甘的表情,在親衛們的護衛下返身疾馳而去。
至於那依舊插在地上的長槍,雖然槍身依舊筆挺,可卻已經成為了他人的戰利品。
而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大勢已定的時候,戰場的邊緣卻突然出現了一支規模頗為龐大的部隊。
潘森:再一次替漁翁的《傳奇締造者》拉拉票,如果手上有多餘票的,可以扔給他的說,正在衝擊新書月票榜的最關鍵時刻,希望大家能夠支持的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