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將對將,帥對帥(完)(1 / 3)

雖然左右兩翼都打得極為熱鬧,看起來似乎戰爭的勝負即將揭曉,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周瑜心中都很清楚,決定這場戰爭的勝負並不在大規模的軍隊上,而僅僅是在那正鬥得不亦樂乎的四位或許可以稱得上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將領之間的勝負上。{

孫策勝,那麼將再一次複製其當初在陳留之戰中的所作所為,用一種近乎於刺客的方式不斷破壞著敵人的指揮係統,讓敵軍陷入到空間的混亂和恐懼之中,如此便可以為周瑜帶來大量可供利用的空當和機會,扭轉此時不利的戰局。

夏侯惇、張飛和韓老將軍勝,那麼依照此時的戰場局勢,不但處於下風的袁術軍很難再有翻盤的機會,甚至因為他們心中不敗的霸王的倒下所造成的連鎖反應而徹底崩潰。

至於打平?

這是最不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因為事實已經證明,想要用人海戰術來堆死孫策這個亙古未有的奇葩怪物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脫力或者說體力不支這種人類所擁有的正常生理現象在他身上從未體現過。甚至就算他受到一些比較大的傷害似乎也無法影響到他的戰鬥能力,如果這個時代的人知道傳說中t係列戰鬥機人的話一定會驚呼:

這丫的絕對不是人類!絕對應該是未來機器人世界派到人類世界的臥底!

所以說除非能夠在短時間內徹底壓製住孫策,讓袁術軍清楚地感受到“孫策敗了”的訊息。否則拚持久戰這樣的事情隻會讓勝利的天平重重倒向孫策那邊。

聽起來似乎孫策應該是較為占便宜的一方,畢竟隻要他願意,他便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時間不是他的敵人而是他的戰友,傷痛如果不是致命或者說無法在短時間內愈合的話也將不會對他構成太大的威脅,而他的敵人不論如何在這兩點上都不可能與他相提並論。

原本應該就是這樣的。

但是孫策看起來卻是越戰越是急躁,反而原本應該速戰速決以防止體力過度消耗的韓老將軍卻反其道行之,看上去似乎隻是在與孫策纏鬥,長槍上下翻飛卻更多是在防禦。

這真是反常了——應該搶攻的卻在防守,應該拖時間的那個卻有點要拚命的架勢。

看上去似乎的確有些反常。但細細思量下。卻又發現事實上這種情況正常無比。

因為現在戰場上的局勢已經愈發的向袁術軍不利的方向發展。

在袁術軍的左翼,曹操放出的近兩千騎出現在了戰場邊緣,他們的目標直指被周瑜命令穿插曹操軍後方但卻隻是運動到了左翼遠端便不再行動的陳蘭雷薄所部。

如果說之前弓兵後撤出現的破綻是意外造成的話,那麼陳蘭和雷薄所部就完全是周瑜給曹操挖的一個坑。而曹操看上去似乎也好像愣頭青一樣就這麼直直撞了過來。

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快。當周瑜發現曹操果然如同他預料中的那樣衝向自己所設好的陷阱時,想要發動陷阱的他卻產生了猶豫,因為他無法確定此時發動後手是否有利於戰局發展!

按照周瑜原本的布置。此時的弓兵應該已經安全後撤,然後不論敵人的目標是自己的中路還是自己的左翼,都需要麵對總計高達一萬兩千名輕步兵的夾擊,如此一來即使是全部的攻擊都應該由左翼承擔,也能夠有足夠的富餘兵力讓戰線不至於一下崩壞。

周瑜在左翼的六千輕步兵中是布置了很多暗子的,包括超過三百人的策士部隊,以及副職業為弓兵的一千五百名孫堅軍老兵。這些強火力加上那三千弓兵,如果一起向進攻左翼“薄弱”處的曹操軍騎兵開火,則曹操軍的右翼“重拳”就有癱瘓的可能。

就算還有三千大戟士,但周瑜也可以放心將孫策留給他的中軍精銳投入戰場。

這也是左翼戰線防守反擊打法的由來。

隻是因為蔡陽的魯莽和狂妄,讓李典抓住了機會放棄了對袁術軍前軍的進攻,轉而直直裹挾著慌亂的弓兵插進了袁術軍左翼戰線,不但讓左翼的輕步兵部隊產生了一定的混亂,甚至還就是將輕步兵的陣勢鑿穿,攻擊到了退到後方的弓兵。

這樣的變故讓整個左翼變得支離破碎,雖然前軍的夾擊掩殺讓各部隊之間有些脫節的聯合軍吃了些虧,但卻也讓周瑜之前的布置幾乎化為了泡影——除了那些被保護著的偽裝成普通輕步兵的文官部隊,那些副職業為弓兵的輕步兵已經與敵人叫啥在了一起,如果讓他們此時張弓搭箭,那無異於將後背送到了聯合軍的手中,結果是什麼可以說是不言而喻。

更不要說作為攻擊主力的弓兵不但被吃掉了一塊,而且還正持續遭到攻擊,同樣絞殺到了一起。讓周瑜就算是有心出動中軍的精銳近衛部隊也是有心無力,反而不得不擔心如果將這些寶貴的部隊派出去會不會也被卷進這個血肉磨盤當中浪費了這支勁旅。

左翼的危局已經到了周瑜不得不立刻做決定的關鍵時刻,可周瑜的心神還有不少被右翼的戰局所牽扯,因為如果說左翼原本隻是有些混亂,就算是即將遭受到很有可能會是致命一擊也還僅僅隻是懸而未決引而未發的話,那麼袁術軍右翼從現在的情況看則是敗象已現。

山越人的確是悍勇的,在揚州的土地上他們是一群能夠讓每一位來到揚州的官員無論是州、郡還是縣一級都感到頭疼無比,背靠著江南群山的山越人總是能夠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發起進攻,然後在你還未反應過來之前逃之夭夭。而如果你打算進山進剿——好了,在山越人的主場之內。你會發現你四周哪怕僅僅是山水樹木花花草草都成為了你的敵人。

所以說長時間與山越人對抗的丹陽兵成為了天下有名的勁旅。

可是那是在揚州的土地上,在山越人世世代代生活著的地形上。

可是如果離開了本土,離開了他們所熟悉的山山水水,來到了一望無際的平原之上,他們還能有原本的戰鬥力麼?

或許還是有的,至少陶謙引為近衛的丹陽兵可以說為他穩定徐州局勢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是那些丹陽兵的對手是什麼樣子的呢?

有衣不遮體的亂民,有呼嘯而起的黃巾軍殘部,有依靠傳播邪那個啥教讓士兵們吸食精神毒那個啥品而構成的不怕死宗教兵團,有從東海海島上跨海而來的水賊海匪,也有從泰山郡的群山中走出來的山賊匪盜。同樣會還有徐州世家豪強所豢養的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