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分娩期的保健(1 / 2)

分娩過程中的會陰保護

分娩雖然是人類的正常生理現象,但在分娩過程中還是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保護產婦和胎兒。

會陰在分娩過程中是需要保護的。分娩時產婦躺在床上一般采取膀胱截距位,即兩條腿分開放在固定腿架上,醫護人員站在右側,隨著分娩的進展,胎頭進入陰道內會對會陰部產生很大的壓力。

此時如果不對會陰進行保護,胎頭突然娩出則有可能造成會陰裂傷,嚴重時可造成直腸裂傷。

在胎頭將要娩出時,助產人員用一隻手托壓會陰部,另一隻手下壓胎頭,使胎頭以最小的徑線通過陰道,這樣使胎兒的頭緩慢下降,陰道壁慢慢擴張。這種做法叫做會陰保護。

在進行會陰保護的同時,助產人員還要指導產婦用力。這時需要產婦積極配合,臀部不要隨便移動。產婦與助產士配合好可以減少會陰裂傷的發生,從而利於胎兒順利娩出。

胎兒、胎盤娩出後,助產士要仔細檢查有無會陰裂傷,對於I度、Ⅱ度會陰裂傷可做縫合手術,傷口很快會愈合,對身體也沒有影響。

剖宮產術後要注意觀察惡露情況

一般,術後血性惡露自陰道排出,量與月經量接近。如果陰道流血過多,應及時向醫護人員報告。

剖宮產術後宜早下床活動

一般,術後第二天,拔掉導尿管之後,即應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預防腸粘連,並利於惡露的排出。

剖宮產孩子的訓練

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剖宮產生孩子。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剖宮產的孩子由於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容易產生情緒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腳笨拙等問題。

專家建議,針對剖宮產生出的孩子,要注意加強以下幾方麵的訓練。

(1)大腦平衡功能的訓練

出生後前3個月,要適當地搖抱孩子,或讓孩子躺在搖籃裏,訓練他們的前庭平衡能力。7~8個月時,可以多讓孩子爬行,但不要過早讓他使用學步車。學會走路以後可以訓練其走獨木橋、蕩秋千等。

(2)身體感的訓練

剖宮產出生的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感覺不良,身體協調性差,動作磨蹭,有的孩子還會出現語言表達障礙和尿床等問題,可讓他們做翻跟頭、拍球、跳繩、遊泳、打羽毛球等活動。

(3)觸覺訓練

2~3歲的孩子若經常吃手,不用限製他,如果孩子再大一些還有咬指甲、咬筆頭、愛玩生殖器等習慣,這是孩子觸覺敏感的反映。有些剖宮產的孩子還容易發脾氣、膽小、緊張、愛哭、偏食等,可以讓孩子玩水、土、沙子。遊泳、赤腳走路,並在洗澡後用粗糙的毛巾給他擦身體等,也可讓他和小朋友一起玩需要身體接觸的遊戲。

急產的護理

急產多見於經產婦。一般情況下,當產道無阻力,子宮的收縮力正常且較強時,使胎先露迅速下降,臨產時間就可縮短。如果在生產時現場沒有醫生和助產人員時,讓產婦平臥在幹淨的臥具上,采取胸式淺呼吸,以減輕陣痛。當胎兒的頭、肩部露出時,用雙手輕輕托住,使其慢慢分娩出。胎兒落地一定啼哭,如不啼哭,多因嘴裏有羊水,應及時吸出。如果嬰兒沒有呼吸,應做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待臍帶不搏動時,在距嬰兒腹部數厘米處用消毒線結紮。最好等醫生來切斷臍帶,如醫生不可能來時,可用刮臉刀或剪子用酒精或火消毒後,切斷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