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臨產與分娩(8)(3 / 3)

每日應換洗內褲及月經帶,換月經墊前要洗淨雙手。擦大便時,應從前向後擦,避免將糞渣帶入側切傷口內。每次大、小便後要衝洗陰部,以保持側切傷口局部潔淨。

拆除會陰縫線後,側切表麵應用95%酒精紗布敷2小時,且每日需用淨水,或1/5000的高錳酸鉀,或呋喃西林液衝洗陰部,以防止致病菌經由拆除縫線的針孔進入會陰體,引起晚期傷口化膿感染。

產婦若在會陰側切拆線後出現傷口局部一跳一跳的疼痛、脹痛,或局部紅腫、破潰流膿等異常,應及時到分娩的醫院就診。

有極個別的婦女對縫合會陰傷口的腸線不吸收,分娩後3~4周,自陰道掉出一段段螺旋狀深綠色腸線。此時,側切傷口已愈合者,不會因腸線的脫落再次開裂。因此,無需擔心。

五、分娩的事項

分娩常見計劃

計劃分娩是指分娩前估計到會難產,或是分娩過程中發生異常而不得不借助計劃的方法輔助進行的分娩。

常見計劃分娩法有以下幾種:

催促分娩

也稱催生,用藥劑直接刺激子宮或產道促使分娩。這種方法通常是在預產期過後未有分娩跡象時采用。在預產期前後兩個星期內分娩均屬正常。如果預產期過了2個星期還未分娩就太遲了。因為這時胎盤的機能會逐漸衰退,不能再提供胎兒生長發育的營養,嬰兒就會假死或窒息。所以要進行催生。

有時,陣痛微弱,子宮收縮無力,造成分娩不能順利進行,或是妊娠末期,母體和胎兒出現異常不得不提前分娩,這種情況通常也采用催生法。

但是,當采用了摧生法無效,或者母體有其他疾病複發的情況下,隻有采用剖腹分娩。

鉗產分娩

鉗產分娩是采用產鉗夾住胎兒的頭,借子宮收縮和腹壓的力量將胎兒鉗出。一般在難產時采用。

采用鉗產分娩是在分娩出現相當困難的情況下,如分娩過程中胎兒的心跳不正常,處於危險狀態,而胎兒的頭剛好處在骨盆正中,動彈不得,就要窒息,同時母體又很疲勞,無力將胎兒分娩出來,在這種情況下通常用鉗產分娩這種輔助手段。

吸引分娩

在緊急情況下,還可以用真空胎頭吸引器代替產鉗。這個胎頭吸引器的作用跟抽水機一樣,可以將胎兒吸引出來。

胎頭吸引器置於胎頭上形成一定負壓區吸住胎頭,它有不妨礙胎兒頭活動的特點,但其拉力比鉗子弱些。這是在分娩時間延長的情況下采用的一種緩慢促使分娩的方法。

剖腹產

即切開子宮所在的腹部以及子宮,將胎兒取出來。

剖腹產的注意事項:

(1)提前就決定做剖腹產手術的人,一旦發生宮縮,應立即住院。因為必須在胎兒未進入產道時施行手術。

(2)從手術前6~7小時開始不準進食。

(3)剖腹產的次數,盡管有個體差異,但不能超過3次。

(4)與下一次懷孕的間隔,必須比自然分娩長些。

需提醒注意的是:①即使第一次分娩是剖腹產,下一次分娩如醫生認為是正常的,也可以自然分娩。

②手術後傷口疼痛,住院時間長,授乳開始得晚。

家庭分娩的方式

在家庭分娩與在醫院分娩是不同的,前者雖沒有後者擁有先進的醫療設備、有經驗的醫護人員,但它擁有後者所沒有的親情、熟悉的環境,這些會給孕婦極大的心理安慰。

家庭分娩的優點是環境優美,丈夫的安慰、撫摸會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另外,還可以放些悠揚的音樂,這些都會給產婦以極大的鼓舞。缺點是設備條件不齊備,特別是分娩過程中隨時要用藥、輸液,甚至輸血、搶救等。

為了取兩者之所長,彌補兩者之不足,近些年來國外有些醫院在醫院內建立了家庭化分娩病房。產婦在醫院所住的病房就是分娩室,房間內按照家庭化和分娩所需的設備進行布置;丈夫穿著醫院的衣服、鞋帽,符合無菌的要求。夫婦在這溫馨、舒適的環境裏共同迎接小寶寶的誕生,丈夫也能分擔妻子分娩的痛楚。產婦因獲得體貼和寬慰,也就促進了產程的順利進展,使分娩得以安全完成。

近來,國內某些有條件的醫院也開設了家庭化分娩室。世界衛生組織所倡導的母嬰同室是較理想的分娩管理方法。但由於各國生活水平不同、物質條件各異,因此,隻有依據各自國家的條件,因地製宜,將此方法逐步推廣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