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難產
現在,因為一對夫妻隻生一個孩子,這就使得孕婦對生產格外重視。因為是第一次,她們會因經驗不足而害怕,又因為是最後一次,所以她們又擔心會顧此失彼而造成什麼終身遺憾。於是,對於有關懷孕、生產方麵的知識大多是“寧可信其有也不信其無”,所以除了上述怕影響智力、怕疼痛外,還有害怕難產的。
個別醫生心術不正
一些醫生醫德低下,借機收取錢物。如在一些情況的處理上,可“剖”可不“剖”的會盡力動員孕婦去“剖”,而且都能說出具體的理由來,讓你覺得隻有“剖”才能保證母嬰平安。而如果有些孕婦不想“剖”,便拋出一句“出了問題我們不包你”的話等。
而動手術的費用一般較自然生產高,而且還有人送禮送紅包,所以,不少孕婦在醫生的“指導”下同意剖腹。
其實分娩是人類正常的生理現象,胎兒經陰道順利分娩實屬正常的分娩規律。剖宮產不僅對嬰兒智力無明顯影響,而且還存在著弊端:一是手術時出血量大,住院時間比陰道分娩延長一倍,導致產婦家庭經濟和陪護負擔相應增加,並給醫院增加了負擔;二是產婦在麻醉藥效消失後,刀口則較疼痛,如果刀口發生感染化膿時,還會給產婦、孩子與家屬帶來更多的麻煩與痛苦;三是剖宮產的嬰兒因未經產道擠壓,對日後體質未必有益;四是孕周不足而“剖”,則嬰兒呼吸機製往往不健全等。而自然產則有如下好處:一是臨產後有節律的子宮收縮,能使胎兒肺髒得到鍛煉,為出生後的自主呼吸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是陰道分娩時,胎頭的娩出可像遊戲時抬頭出水換氣一樣,可將胎內積貯在肺、鼻和口腔中的羊水及黏液擠出;三是陰道分娩時,最低處的胎頭因受子宮收縮的擠壓,頭部血液充沛,對腦部的呼吸中樞提供較多的物質基礎,而胎兒頭在通過產道時被拉長變形則是一種自然情況,不會影響智力。
其實,從醫學上講剖宮產有嚴格的適應證,這也是婦產科製度之一。根據規定,剖宮產的對象應為年齡35歲以上,身高150厘米以下,胎兒在孕婦腹內頭盆不稱、母體產道狹窄者,剖宮產率不應超過15%。可現在,許多不符合上述指征、完全可以經產道分娩者,卻都被推進手術室“切一刀”。
如此看來,剖宮產雖然有其獨特之處,但不是分娩的捷徑,除非確實不得已而為之,奉勸孕婦們還是不“剖”為好。
剖宮產前的準備
實施剖宮產之前的準備工作若充分,可促進手術進行與術後痊愈。
剖宮取子術包括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急診手術往往來不及做術前準備;選擇性剖宮產,擇期施術,應盡量做好術前準備。
術前準備工作如下:
首先,術前一日,應做好個人清潔,最好能洗淋浴,但要避免著涼。無條件洗澡者,可分段清洗腹部(手術野),陰部(安放尿管),腰部(硬膜外麻醉穿刺部位)及四肢(靜脈輸液多在肢體穿刺)。
術前一日或術日晨起,剔除腹部術野、腰部麻醉穿刺區域汗毛及下身陰毛。
提前抽取肢體靜脈血2毫升左右,配血,以備術中輸血用。
術前晚應充分休息,入睡困難者可服安寧等安眠藥,保證翌日精力充沛地迎接手術。
術日晨起禁食,術前4小時禁水,以免術中發生嘔吐及術後腹脹。
取耳血,查血常規、出血時間、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並留尿樣做常規化驗。
進手術室前,安放尿管;腹部術野用碘酒、酒精消毒後,用無菌紗布覆蓋;滯產、產前感染、早破水者應注射抗生素,以預防和治療感染。
術前,家屬需在病曆上簽字同意手術。術後家屬應安排人護理3日。
正確認識剖宮產
現在,剖宮產越來越被臨床廣泛應用,主要是得益於圍生醫不斷的發展和輸血條件及手術操作的改進。其優缺點如下:
優點
凡有因產道、產力、胎兒出現異常,或高危妊娠、高危胎兒中任何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因素不能經陰道分娩者,剖宮產可挽救母、嬰的生命;
某些妊娠合並症情況需行選擇性剖宮產,可避免宮縮痛加重病情;
剖宮產同時可根據病情需要行漿膜下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切除術或同時做絕育術。
缺點
剖宮產後身體恢複比陰道分娩者慢;
有手術麻醉意外及術中髒器損傷可能;
有可能出現並發症,如腸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症、腹壁子宮疹等。
產婦配合剖宮產方法
愕麻和硬膜外麻醉是剖宮產時常用的兩種減輕孕婦疼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