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教育的秘訣――真心愛孩子(3 / 3)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媽媽平時很忙,既要做好工作,又要幹家務,還十分關t心我的生活和學習,十分辛苦,我決定讓媽媽過個快樂的三八節。

我拿著平時爸爸、媽媽給我的零花錢,來到一家精品店。我左挑右選,終於選中了一件禮物:小花籃。回到家裏,媽媽正在做家務活。我讓媽媽坐在沙發上,閉上眼睛,然後把小花籃放在媽媽的手上。媽媽睜開眼睛一看,十分高興,看著我的目光是那樣可親。

晚上,我和媽媽一起下廚房。媽媽擇菜,我洗菜;媽媽炒雞蛋,我就從冰箱裏取出雞蛋,打在碗裏攪好。過了一會兒,飯菜做好了,我端上桌來。嘿!真是色、香、味俱全。

吃飯時,我們全家舉起酒杯,祝賀媽媽節日快樂。爸爸最後發言,表揚我懂事了。我得意地說:“那是當然了。”這句話見得全家哈哈大笑起來。

女兒的成長讓我們欣慰。我們對孩子的愛換來了孩子對我們真切的愛。讓人驚喜的是,女兒不僅僅對我們有愛心,對其他人也一樣。1995年的一天,女兒寫了這樣一篇日記:

從6月26日開始,中央電視台播出了一部反映我國禁毒領域的紀實片《中華之劍》。它真實地拍攝了與販毒分子的戰鬥,吸毒者的懊悔和慘狀,緝毒幹警所做的大量工作和那些鮮為人知的感人事跡。我們全家被深深地迷住了,每到播出時間,就早早地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節目的開始,幾乎是集集不漏。很長時間,我們全家沒有這樣喜愛一個節目了,因為它真實而精湛。聽爸爸、媽媽說,這個節目有好多人在看,這正表示了人們對吸毒問題的重視。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那些緝毒英雄們。他們不計名、不圖利,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中頑強戰鬥甚至獻出寶貴生命。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談起了《中華之劍》,談到緝毒幹警每月隻有三百元的生活費。我突然說了一句:“咱們應該給緝毒幹警捐些錢!”話一說完,馬上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讚成。我拿出了自己的25元稿費,父母更加慷慨,湊齊了l000元。爸爸給《中華之劍》劇組寫了一封充滿感情的信,請他們把這筆錢送給困難中的緝毒英雄們,並轉迭我們的崇高敬意。

我真希望這些錢能早一點兒到緝毒幹警的手中,多少改善些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身體棒棒的,好去把那些毒梟打得落花流水!

女兒是善良的,我們真心希望她能永遠保護好心中這顆愛的種子.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愛社會。

四、嗬護孩子的愛心

這是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

瑞恩是加拿大一個普通家庭的普通男孩。6歲的小瑞恩讀小學一年級時,聽老師講述非洲的生活狀況:孩子們沒有玩具,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藥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潔淨的水,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喝了受汙染的水死去。

老師說:“我們的每一分錢都可以幫助他們:一分錢可以買一支鉛筆,60分就夠一個孩子兩個月的醫藥開銷,兩塊錢能買一條毯子,70加元(約合380元人民幣)就可以幫他們挖一口井……”

瑞恩深受震撼。他想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不過,他的媽媽並沒有直接給他這筆錢,也沒有把這個想法當成小孩子頭腦一時發熱的衝動。媽媽對瑞恩說:“家裏一時拿不出70加元。你要捐70加元是好事,但是你需要付出勞動。”媽媽讓他自己來掙這筆錢,媽媽說:“孩子你要多幹一些活,多承擔一些家務,慢慢地積攢,積攢到一定時候,就能夠有這些錢了。”瑞恩說:“好,我一定多幹活。”

於是瑞恩開始承擔正常家務之外的更多的事。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兩小時地毯掙了兩塊錢;全家人都去看電影,他留在家裏擦玻璃又賺了兩塊錢;他還要一大早爬起來幫爺爺揀鬆果;幫鄰居揀暴風雪後的樹枝……

瑞恩堅持了4個月,終於攢夠了70加元,交給了相關的國際組織。

然而,工作人員告訴他:“70加元隻夠買一個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

小小年紀的瑞恩沒有放棄,他開始繼續努力。一年多以後,通過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他終於籌集了足夠的錢,在烏幹達的安格魯小學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事情至此並沒有結束。因為還有更多的人喝不上幹淨的水,瑞恩決定攢錢買一台鑽井機,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讓每一個非洲人都喝上潔淨的水成了瑞恩的夢想。他真的堅持了下去。,

瑞恩的故事被登在了報紙上。於是,5年後,這當初是一個6歲孩子的夢想競成為千百人參加進來的一項事業。2001年3月,一個名為“瑞恩的井”的基金會正式成立。如今,基金會籌款已達近百萬加元,為非洲國家建造了30多口井。這個普通的男孩,也被譽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去愛和幫助他人。

我很感動的是瑞恩母親的做法,她嗬護與珍惜了瑞恩的愛心,使瑞恩實現了他的如此感人而美麗的夢想。

瑞恩成了名人後,他的父母控製了很多活動,不讓孩子在榮譽光環之下飄飄然,讓孩子過一種正常人的生活。所以瑞恩雖然成了世界的一個小名人,但依然過著一份童真的生活。我想這就是他偉大的媽媽賦予他的。

我曾經在中央電視台中學生節目《第二起跑線》中做嘉賓。有一個小品很有意味。一位媽媽在洗衣服,女兒在看書,看到其中的一個故事,女兒很感動,就說:“老媽,我很愛你。”她媽媽聽了以後什麼話也沒說,繼續洗衣服。女兒看媽媽沒反應,又說:“老媽,我真的很愛你。”媽媽依然在洗衣服,稍稍一停,說:“說吧,你要多少錢?”女兒一聽愣住了。

這個小品給我們一個啟發,孩子是成長中的人,他可能會在某一個時刻頓悟,突然產生一種愧意或者悟出一個道理,表達心中的一種情感,作為父母、老師要珍惜孩子這種愛的表達,哪怕很突兀,很生硬。

在這個微妙的時刻,你可以驚喜地說:“是嗎?為什麼呢?你怎麼會想到這個問題呢?”你這麼一問,孩子可能就會說出感受來。由此你可以和他平靜地討論一些問題,還可以向孩子表達:“我也很愛你,老媽特別地愛你。”親子對話,就是心與心的交流,是非常難得的一種交流。

孩子是在不斷成長的,每一天都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進步,這是讓人欣喜的。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個懂事的孩子,是個善解人意的孩子,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孩子,因此要學會珍惜孩子的愛心。我的建議是:

鼓勵、引導孩子的愛心。當孩子愛心萌動的時候,多給予鼓勵、引導,這是珍惜孩子的愛心首先要做到的。在父母成人的眼光裏,有時孩子的愛心是幼稚的,可笑的,往往容易不經意中嘲笑和傷害孩子的愛心。珍惜孩子愛的表達。愛的表達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兩代人要珍惜彼此的感情,珍惜每一個瞬間,那麼代溝就能變為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