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教育的使命――給孩子開辟一片“野地”(1 / 2)

冰心先生曾對我說:“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成長!”野花應當長在野地裏,所以為孩子開辟一片野地吧!教育的本質與使命就是人的解放,而不是禁錮。

一、打開孩子身上的枷鎖3

哪一位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但是,當孩子出現“誌向”痛苦時,您怎麼對待呢?

這裏我講個蔡誌忠的家教故事。蔡誌忠是風靡華人世界的著名漫畫家,他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麵,在教育孩子方麵的獨到見地。

一次,蔡誌忠的夫人外出去法國,於是蔡誌忠擔當起接送孩子上鋼琴課的責任。車到了鋼琴學校門前,女兒卻坐在車上悶悶不樂。蔡誌忠問女兒:“為什麼不高興?”女兒說,自己最想學的不是鋼琴,而是笛子,可媽媽卻覺得她該學鋼琴,因為學鋼琴比學笛子有用。蔡誌忠聽完女兒的話,二話沒說,將車掉頭,一路開回家。女兒對爸爸的做法有些擔心,問:“媽媽剛交了4000元學費,如果不學鋼琴,人家也不退錢,那怎麼辦?”蔡誌忠說:“那隻好算了。”女兒又問:“媽媽回來埋怨怎麼辦?”蔡誌忠說:“什麼也沒有你的快樂重要。”

4000元,對於很多家庭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但蔡誌忠卻認為,如果省一點兒,少買兩套衣服,少吃幾次大餐,錢就可以賺回來,而孩子的自由。境、快樂心情是用錢所買不到的,童年是不會重來的。

蔡誌忠還告訴女兒,千萬不要把內在的自己交給別人,不要用精神上的痛苦來換取物質上的滿足。

蔡誌忠的女兒是幸運的。她父親給了她一片開闊天地,而不是緊箍的枷鎖。二、世上沒有壞孩子

父母常常提這樣的問題:“一個半夜拿石塊打碎別人家玻璃窗的孩子是不是壞孩子?”“一個偷拿父母錢去打遊戲機的孩子是不是壞孩子?”

我相信,確實有一些孩子令老師頭痛,讓父母擔憂。但這就是評判壞孩子的標準嗎?

我鄰居一個小男孩叫鄭重,長得虎頭虎腦,憨厚淘氣,非常可愛。可他卻是一個在幼兒園和小學都出了名的“壞孩子”。他想不通,對我說:

我好動,喜歡在教室裏跑來跑去,常常把小朋友撞倒。大家都叫我“大馬蜂”。我不小心撞到他們,哪怕撞得很輕,可隻要他們一哭,老師保準訓我,還告訴他們離我遠一點兒。記得5歲那年,一個長得像洋娃娃一樣的女孩把我的鞋踩掉了,而且踩完就跑。我知道她是老師心目中的紅人,我偏讓她給我提上。她跑去告訴老師,沒想到,老師竟然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麵批了我一通,說我是寄生蟲。當天這個綽號就叫開了,一直到幼兒園畢業。

小學6年我換了4個學校,一個原因是有的學校老師水平太低講課特差,另一個原因是我總跟老師頂牛,老師經常給我小鞋穿,惹不起隻好躲著走:每次轉學,媽媽都大罵我一頓。那時,爸爸在外地工作,媽媽工作又忙,一個人帶著我很不容易.,在我的記憶裏,媽媽從沒有陪我看過書,輔導我的次數更少,他們對我很放得開。三年級時,我就給自己熱飯了,用媽媽的話講,這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但我的學習越來越差。第一次轉學是因為老師多次找父母,媽媽嫌丟人不去,結果把老師惹火了。第二次、第三次轉學都與學習有關。在以前那所學校,我算是中等生,媽媽有一次拿出統考題讓我做,我差點兒不及格。媽媽知道了學校的水平後,又給我轉了兩次學。最後這次轉學,學校倒是不壞,可我卻更壞了。

周圍的同學學得都比我好,屬我最差。我特別想好好學習,就是學不好,尤其是算術。上課時開小差是常有的事,兩眼盯著黑板,可什麼也聽不進去。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好玩的事。到了新班級第一次考試就砸了,爸爸、媽媽一起罵我不爭氣。

可最傷我自尊心的還是那次老師分組。老師把班裏分成兩組.一組是好孩子,一組是壞孩子,我當然在壞孩子那組。我心裏特不服氣,那些十幾歲還得讓媽媽穿衣服的孩子憑什麼當好孩子!可氣也沒用,人家學習好啊。

有一次,我們年級去軍訓,老師又把班級分成了6個小組,好孩子和壞孩子自願組合,沒人要的孩子就得去外組。學校要求大家帶手電筒,好孩子沒有一個拿的,拿的都是我們壞孩子,因為我們都怕沒人要我們。我告訴老師我可以拿兩個。回到家,我非要求我媽買兩個手電筒。媽媽問清緣由後臉都氣白了,隻給我買了一個手電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