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有上萬種職業,無一例外需要持證上崗。譬如汽車司機,沒有駕駛執照萬萬不敢上路,即使有駕照,一旦違章,被警察吊扣,也隻好乖乖呆著,有車也不敢開。於是,我就萬分納悶,做父母被公認是人世間第一複雜而困難的職業,為什麼就不需要任何執照呢?難怪許多孩子有問題,原因之一便是父母“無證經營”。
呼籲父母持證上崗,眼下似乎是個浪漫的想法,但我敢預言,這遲早會成為一項法律規定,我在全國各地巡回演講中,成千上萬的父母們,讓我看到了太多太多傷心的淚水和絕望的目光。於是,我開始久久地思考,能否將內容繁複、包羅萬象的教育內容,簡明扼要地概括為一種便於記憶和運作的方法。
三十多年從事兒童教育和研究的經曆,尤其做了二十多年父親之後,我發現,僅靠一種具體方法的教育是注定要失敗的,因為孩子是千差萬別的,沒有哪種方法可以一通百通地適合所有孩子。即便是同一種方法也會因為思想的不同效果完全不同。所以,家庭教育的成功需要一套綜合的方法,將理念、方法、生活方式和親子關係融為一體,而又簡明易懂,有可操作性。
經過多年積累並與諸多專家學者反複探討,我終於總結出了五元家教法。毫無疑問,要提高孩子的素質,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質,這種前素質教育是教子成功的關鍵。一般來說,父母的教育素質包括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體可以概括為五個元素:現代的教育觀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將這五個元素融會貫通為五元家教法。1現代的教育觀念這是父母教育素質的核心,對家庭教育的目標、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為起著指導和製約作用,也是影響家庭教育質量的決定因素。教育觀念至少包含――兒童觀、親子觀、人才觀、教子觀等四個方麵。兒童觀,即父母對兒童的本身及其發展的認識,如孩子是人,是走向成熟的人,是終將獨立的人等等;親子觀,即父母對子女與自己關係的基本看法,如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等等;人才觀,即父母對人才價值的理解,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是成功之路等等;教子觀,即父母對自身、對子女發展的影響力和本身能力的認識,如把人格的教育視為家庭教育的核心等等。
2.科學的教育方法
這是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綜合體現,並直接關係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教育方式至少有4點: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教子成功從培養良好的習慣做起;父母身教重於言教;讓孩子在體驗中和群體中長大,等等。
3.健康的心理
指父母心理健康,才會給孩子以積極的影響。父母在以身作則的前提下,引導孩子力求做到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控製自己,而這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這就要求父母有自知之明,由自知而自信而自強,不因成功得意忘形,也不因失敗驚慌失措,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穩定情緒,這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4.良好的生活方式
這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人是環境的產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切是從童年開始。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而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優良素質的體現。在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麵,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
5.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
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備條件。沒有平等,培養不出現代兒童;沒有和諧,建設不成民主家庭。因此,父母不僅應尊重兒童的權利,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獨特個性,真誠的學習孩子身上的優點,使教育過程充滿理智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