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貪玩”父母給孩子更多親情(2)(2 / 3)

“玩吧,妞妞,你很久沒有和媽媽一起玩了。”我拉著妞妞的手做撒嬌狀,“再說了,媽媽閑得無聊,你就陪媽媽玩玩都不行嗎?”

“好吧!”妞妞終於同意了,她最看不得我“撒嬌”的樣子。

“太好了,但有一點要求,就是在買賣的時候,你得自己算清楚賬,否則就會賠本。”我事先對妞妞聲明了這一點。

“賠本?”妞妞對這個她陌生的詞語有點茫然。

“比如你賣一個筆記本,價格是2元,我們給了你5元,假如你算錯賬找給我們4元的話,你不就賠本了嗎?”我耐心地跟她解釋。

“我知道了,媽媽,我們明天什麼時候開始遊戲?”妞妞擺出一副哄我開心的樣子問道。

“上午。”

“好的。”

第二天,我們的遊戲開始了。妞妞當賣家,我和她爸爸是買家。我先裝做一個買菜的主婦,走走停停來到了妞妞的攤位前,看到了她要賣的玩具小熊。

“咦,這個玩具熊真漂亮,請問要多少錢?”我拿著小熊問妞妞。

本以為妞妞會幹脆利落地說出價格,可沒想到她還害羞了,悄悄地問:“5元,行嗎,媽媽?”我差點忍不住笑場,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見到向買家問價格的賣家。不過看在女兒第一次賣東西不容易的分上,我悄悄地對她點了點頭。

得到我的同意後,妞妞立即拿起了架勢,酷酷地說:“5塊錢。”

“5塊錢?這麼小,還這麼髒。”我邊說邊晃了晃手裏的玩具。

對於我的刁難,妞妞好像一下子不知道怎麼應對了,隻是站在那裏不說話。“嘿,我說,這個價格可以了,你看小熊這麼漂亮。”躲在遠處的老公看到買賣幾乎陷入僵局,趕緊現身打圓場。

“是啊,媽媽,這個小熊這麼漂亮,再說,5塊錢是你同意的。”妞妞獲得爸爸的支持後,也開始理直氣壯起來。“好吧,”為了表示對妞妞的支持,我就點頭同意了,“這熊我買了。真是,這麼小還賣5塊。”我一邊嘟囔著一邊把一張10元的遞給她。

“妞妞,應該找給顧客多少錢?”老公看見妞妞接過錢後好心地提醒她。聽完老公的話後妞妞便開始掰著指頭算,但算了半天到最後她還是問我:“媽媽,我應該找你多少錢?”

“我怎麼知道,你才是賣家啊。”我朝天丟了個白眼,故意裝出生氣的樣子。妞妞沒辦法,又把目光投向了她爸以期獲得幫助。

“妞妞,你可以這樣算,”老公立刻施以援手,“媽媽不是給了你10元錢嘛,你這個小熊賣5元,你就按減法計算,看看應該找給媽媽多少錢。”

聽了她爸的建議後,妞妞又掰開手指頭算了算,然後說:“我應該給媽媽5元錢。”見爸爸點頭默許,妞妞就把一張5元的紙幣遞給了我。於是,我接過錢拿著小熊走開了。

第一場交易成功後,妞妞似乎已經進入狀態。接下來,我們又做了幾筆交易,並把數字逐漸加大,有時還會給她設置一些小小的障礙。

最後,她爸爸要買一套穀雨牌的積木,成交價是45.5元,遞給她100元,這下可把妞妞給難住了,她算了半天也沒有算出來。在這期間,她多次把目光投向我,我隻好出手相助。後來,我們娘倆肩並肩成了賣家,而他爸爸一個人裝做買家。等我們把所有的商品全部賣完,特別是數著手中的錢時,妞妞再沒有以前的那種憂鬱勁兒了,而是特別高興地一直在笑。

看著妞妞的表現,我心想自己的辦法可行。就這樣,我們的遊戲有時一個月玩兩次,有時玩4次。隨著買賣的金額逐漸增大,我們的“討價還價”也會相應變化。妞妞不僅從這個遊戲中漸漸喜歡上了算術,而且她也不像以前那樣不開心了,和我們的關係也日漸彌篤。

對於剛上學的孩子來說,滿眼裏都是新鮮的事物,但隨著成績的出現,它帶來的挫敗感或成就感也隨之出現。如果對此處理不好的話,就會讓孩子在學習上,甚至在校園生活中遇到障礙。在本案例中,妞妞就是因為數學成績差所以變得心情不好。孩子心情不好就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家庭氛圍中,於是親子關係也受到了影響。

麵對這種情況時,有些父母會因為孩子成績不好而加以指責,這樣做隻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親昵。父母所要做的不是妄加批評,而是要一方麵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另一方麵與孩子建立起一種平等、溝通良好的親子關係。因為孩子的成長之路還很漫長,如果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那麼以後的生活、學習也將會順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