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幫助孩子緩解學習壓力(1 / 1)

學習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中度過。有研究表明,學齡兒童各類不適應問題的出現,有80%與學業有關。那些表現在不良情緒上、行為舉止上的問題,究其根源仍在學習的適應不良上。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孩子學習壓力太重了。

孩子學習有壓力是正常現象,適度的學習壓力能激勵孩子的學習動力,促使孩子更加努力地投入學習過程,還能提高學習成績。然而,學習壓力過大、學習過於超量就會過猶不及,適得其反,嚴重的還會對孩子造成壓迫型的心理傷害:如孤獨、焦慮、抑鬱、恐懼。這樣一來,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起到了副作用。

孩子的學習壓力已經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性問題了,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但是做家長的負有最直接的責任,應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切實予以引導,為了孩子那脆弱的心靈,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每一個家長都要適當地幫助孩子們去緩解壓力,將他們調整到積極的生活狀態。

1.幫助孩子緩解學習壓力應從根本上緩解,不能隻看表麵。家長要給孩子破除“成功唯有上大學一條路”的思想,全方位地思考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孩子一起精心設計他的成材之路。因此,家長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全麵素質教育的新認識,才能為孩子很好地解壓。

2.對待學習成績偏差的孩子一定要以積極、鼓勵的態度,不能用責罵的態度。家長不要以孩子的分數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要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支持和鼓勵是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困難的必要措施,不斷地給孩子以肯定的態度,就會提高孩子克服困難的自信心,使其更加努力。同時,對於孩子在學習以外的優點和長處,也要適當輔以必要的嚴格要求,以“兩手抓”的方式,更好地達到強化學習動機的目的。

3.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不喜歡學習,認為學習就是壓力,不是因為智力問題,而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家長要注意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且經常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認真態度、較長時間專注一件事的習慣和嚴謹的做人處世態度。

4.和孩子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家長可以每周和孩子一起總結一次,及時發現他在學習上的問題,同時要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得以解決後,興趣必然提高。

5.家長自身的心理素質要高,要有長遠的目光。家長要時時注意自己的心理素質,要有長遠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心,不要隻為眼前的利益,給孩子不斷施加壓力。做什麼都要一步一步地進行,不要妄想一口吃成個胖子。

家長要努力為孩子營造輕鬆、民主的家庭環境,孩子如果成績不好要找出原因,幫助孩子改進,而不應使用暴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