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使人主動去工作、學習,從而開發自我的潛力。當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時,父母不應該一味責怪或打罵孩子,而應該反思怎樣去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多去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就會遠離你的孩子。
資料統計表明,那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成功因素之一,首先是他們對所研究的學科有濃厚的興趣,才會有最終的收獲。所以,我們家長應當在激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上多下工夫,這是使孩子學得愉快、學有收獲的重要途徑。
小雨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接受能力很強,打球、跳繩、跑步什麼的樣樣在行,並且還為班級爭得不少榮譽。可就不知為什麼,隻要一提起學習他就像根蔫黃瓜,怎麼也提不起興趣,導致學習成績很差,上課經常打不起精神,作業也常常拖拉不做。但隻要下課鈴一響,他馬上就精神了,一溜煙就跑得無影無蹤。說起玩來,他頭頭是道。老師多次與他談心,結果他還是左耳進、右耳出,一玩起來,就什麼都忘了。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對學習沒興趣的孩子。家長應該在孩子上學前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等孩子上學後,家長一反常態,整天督促加壓,這樣一來,在孩子心裏學習就變成了巨大的包袱,學習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孩子開始厭學,認為學習就是給家長學的,敷衍了事。在對待厭學的孩子時家長應該注意讓孩子放下思想包袱,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為孩子創造一個心情舒暢的環境,恢複、保持和提高學習興趣。
1.父母要起到榜樣的作用。言傳不如身教,如果父母熱愛學習,對孩子提高學習興趣是有很大幫助的,也是對孩子的最大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2.對沒有學習興趣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要對他們失去耐心。有的孩子在課堂上沒有注意聽講,課後作業就不會做,就會去問家長,可是有些家長講了幾遍後,孩子還不懂,家長往往就沒有耐心了,嚴重的還打罵孩子,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孩子越發對學習不感興趣了。所以,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家長要耐心地幫助孩子找到困難的原因,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
3.可通過對孩子優點的肯定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可以通過肯定孩子的優點、特長和成績,趁機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毅力,這樣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他在哪些方麵有優勢。如有的孩子在下棋方麵的發展要比他在音樂方麵的發展更可行些。還比如有的孩子天生聽力有障礙,但是觀察力卻非常好,對色彩也非常敏銳,那這個孩子在繪畫上發展,比在朗讀和唱歌上發展,道路會更寬廣。
4.有意讓孩子在學習中適當地加入遊戲色彩。如果家長能很好地將“學”與“玩”有機結合起來,興趣就成了孩子學習的媒介和催化劑。因此,家長可以利用直觀生動的實物、模型、圖片和故事錄音等手段教育孩子,這樣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5.對孩子的學習成果不要急於求成。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不能逼孩子學習逼得太緊,那樣孩子會變得焦慮、不耐煩,使他感到學習是件苦差事,潛意識中產生反抗的情緒,一下子就會把剛學過的全部遺忘。若家長再“火上加油”,就會大大打擊孩子的學習情緒,甚至使他對整個學習生活失去興趣,其後果不堪設想。輕者會影響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重者會發生孩子出走、輕生等情形。
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並及時幫助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