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孩子偏科怎麼辦(1 / 1)

偏科是孩子學習中的常見現象,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這既讓孩子本人備感煩惱,也讓家長擔心不已。偏科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是該堅持補短教育還是鼓勵特長教育?

形成偏科的原因往往有很多,而且也較為複雜。中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特別容易對一些較形象的科目感興趣。同時,老師個人素質的高低、責任心的強弱,也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此科目的喜愛與厭惡。再則,社會思潮也會直接滲入到孩子的學習中。比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這句話,恐怕就影響了不少孩子。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全麵學習呢?

1.鼓勵孩子繼續發揮他的強項,但也不能忽視自己的弱項。家長應該為孩子的智慧潛能提供充足的發揮空間,讓智慧強項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和發展,但對於弱項也要給予一定的重視。

2.向孩子明確地講明學習的道理,學習不能僅憑興趣出發。也許在最初的學習中興趣是最佳的誘因,但當學生步入高年級階段,他應該有較為全麵的學科意識了。畢竟,思維是全麵發展、互相促進的。

3.幫孩子找到偏科的原因,並及時輔導。家長如果有能力,可以幫孩子認真研究一下失分的地方,並進行彙總,幫孩子找出薄弱環節。如果孩子願意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因為找薄弱環節的過程也是提高的過程,找到了薄弱環節就可以有針對地幫孩子加以輔導。

4.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心理暗示。家長可以找出孩子在最弱學科上的可取之處,哪怕是一兩點,進行鼓勵,讓孩子覺得,“我竟然在這門最差的學科上也有過人之處”。通過讚揚,慢慢使他產生積極的自我暗示,“我能學好這門學科”。

5.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偏弱學科的學習興趣。家長應針對孩子的具體特點和具體原因進行分析,對孩子偏弱的學科,多給孩子講該科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事例、學科領域成功者的探索精神、應用成果和相關的人文趣事等,引導和培養孩子對偏科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孩子從心理上自覺消除厭惡感和抵觸感。

6.主動到學校與孩子偏弱學科的任課老師溝通,一起幫孩子進步。家長可以請老師找孩子細心地談一次,告訴孩子他有學好這門學科的潛力,不懂的盡管問,老師會不厭其煩地幫助他,老師信任他!如果能讓老師這樣細致地關心孩子,溫暖感化孩子,一定會收到“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鼓勵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真誠,要真的相信你孩子的偏科一定能改善。試想,如果你自己首先都半信半疑,孩子得到的鼓勵指數就連一半也沒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