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忌妒已成為很多孩子的通病。盡管忌妒是一種很常見的情緒反應,可父母並不能因此對孩子的忌妒心理就可以聽之任之、放任不管。愛忌妒的孩子情緒很不穩定,經常變化無常,剛才還高高興興的,不一會就自怨自艾、意氣消沉,而且還喜歡搞惡作劇。另外,孩子如果忌妒心過強,很容易被外界的環境所刺激,並會產生很多不良情緒,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極為不利的。
今天天氣不錯,丹丹媽媽的同事帶著孩子出來玩,順便來丹丹家看看丹丹,丹丹看著這個小弟弟很是高興,她還過去親了親小弟弟,阿姨也誇丹丹是個懂事的孩子。可是沒過一會丹丹就不高興了,媽媽和阿姨總是在談論小弟弟,丹丹覺得她被冷落了,心裏很不服氣。於是她就開始通過各種手段吸引她們的注意,什麼唱歌、跳舞等都用了,可是還是不行。最後丹丹終於無法忍受了,摔壞杯子,開始坐在地上大哭,把媽媽的同事和媽媽弄得非常尷尬。
所謂忌妒,是這樣一種情感:因為他人好而心裏感到難受,希望他人不要那麼好。懷有這種情感的人不僅會忌妒偉人、名人、富翁、同學、朋友,還會忌妒父母、兄弟姐妹和親戚。隻要是自己以外的人獲得了某種“好處”,或具備了某種“優點”,哪怕他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即使並沒有超過自己,忌妒之心也會蠢蠢欲動。並且,關係越是密切,越容易引起忌妒,所以兄弟姐妹之間,妯娌之間,親戚朋友之間,同窗之間,互相忌妒的可能性與強度往往要超過其他人。
忌妒無處不見,它就像孩子心中的一根毒刺一樣,幹擾著孩子的健康成長。由於忌妒,孩子會把小夥伴當做對頭,從而使小夥伴遠離,自己陷於孤立的境地,這樣對孩子更是不利的。同時,孩子還不能從其他比自己強的人身上吸取力量,因而阻礙了自己的進步。要拔去孩子心中的這根刺,做父母的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不僅要正確看待孩子的一言一行,還要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還不能全麵地看待問題,更不能對自己和他人作出正確的評價,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讓孩子懂得“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其實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隻有正確地認識了這些,才能讓孩子走出忌妒的陰影。
2.教孩子懂得正確的比較方法,而不是為了顯示自己。有相當一部分忌妒心強的孩子,往往是在與別的孩子比較的時候存在偏差。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就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告訴孩子,存在競爭是很正常的,在這個社會中,誰都不可能擁有人們全部的關注,不可能擁有所有的優勢,因此要相信自己的價值,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3.要培養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愛忌妒的孩子對人對事不能寬容,如與他人交往時,往往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如果別人不重視自己,就會發脾氣。對沒有寬容心的孩子,父母要從日常生活中悉心培養。如果孩子學會了寬容的品質,他的人際關係就會變得融洽和諧。
4.要幫助孩子克服自己的自私心理。忌妒是個人心理結構中“我”的位置過於膨脹的具體表現。很多孩子在學校中總怕別人比自己強,會對自己不利,長時間下去就會產生忌妒的心理。因此,要根除忌妒心理,首先要根除自私的心態。隻有驅除私心雜念,拓寬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確地看待別人,悅納自己,才能走出忌妒的困擾。
5.允許孩子適當地發泄憤怒。孩子在出現忌妒的時候,心裏一般都充滿了憤怒,非常需要發泄出來。所以家長發現孩子為忌妒所困苦的時候,要善於查找忌妒的原因,並允許孩子發泄心中的怒火,盡量使其合理化。
父母應該幫助那些忌妒心強的孩子充實生活,讓他們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把精力放在學習和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