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如何讓孩子遠離浮躁(1 / 1)

浮躁,即輕浮急躁之意。在現實生活中,浮躁既是一種不理智的情緒,又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更是一種不良的精神麵貌。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多都有浮躁現象,他們行動沒有目標,缺乏思考和計劃,做事三心二意,缺乏恒心和毅力,見異思遷,而且還急於求成,不能腳踏實地。比如,有的孩子看到球星掙大錢,就想當球星;看到作家出版自己作品的那份神氣時,又想當作家。但又不願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努力學習,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忽冷忽熱,最終會影響將來的前途。

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於貪玩、好動、易浮躁的青少年時期,生活的環境中又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誘惑。所以,家長引導孩子遠離浮躁,保持一份寧靜的心來生活和學習,就顯得特別重要。可以從以下方麵引導孩子。

1.幫孩子樹立明確的目標。孩子要從小就把理想中“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幹些什麼、想得到些什麼”作為奮鬥目標,並確定核心目標來指引自己的行為。父母在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立誌要揚長避短;二是立誌要專一。

2.懂得學會用榜樣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調控自己的心理,改掉自己浮躁的毛病,為孩子樹立勤奮努力、腳踏實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孩子。其次,鼓勵孩子用榜樣,如革命前輩、科學家、發明家、勞動模範、文藝作品中的優秀人物以及周圍一些同學的生動、形象的優良品質來對照檢查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教育培養其勤奮不息、堅韌不拔的優良品質。

3.重視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孩子的浮躁心理不是一時就可以改正的,如果發現孩子有浮躁的苗頭,父母要及時采取措施。一般來說,在孩子的一些日常行為中,父母若能夠正確引導,孩子的浮躁習性就可以慢慢改掉。

4.有針對性地“磨煉”孩子。父母可以指導孩子練習書法,學習繪畫,彈琴,下棋等,這些活動很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耐心和韌性。此外,還要指導孩子學會調控自己的浮躁情緒。例如做事時,孩子可用語言進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躁會把事情辦壞”,“不要這山看著那山高,這樣會一事無成”,“堅持就是勝利”。隻要孩子堅持不斷地進行心理上的練習,浮躁的毛病就會慢慢改掉。

5.要讓孩子學會調節心情。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和愉快的心情是快樂生活和成長的前提。要讓孩子懂得生活要有規律,飲食要科學合理;與同學相處要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交往中要大方得體,心胸開闊,遇事不斤斤計較,不讓無端的煩惱影響自己。

幫助孩子確定一定期限內的大目標和若幹小目標,然後集中精力去逐一實現小目標。通過小目標的不斷實現,孩子就有了成就感,自然也就對大目標堅定信心,最終擺脫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