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父母教會孩子運用列提綱和畫網絡圖這些組織策略來進行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2 指導孩子製訂科學的學習計劃
製訂科學的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必要條件。
製訂學習計劃意義重大。可以使孩子按照計劃有條理、有次序地學習,可以充分科學地利用時間;同時,在計劃的約束下,能克服無關事情的幹擾,最終實現學習目標。
古人說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那麼家長應怎樣教孩子製訂學習計劃呢?
製訂學習計劃首先要弄清楚它包括的內容、類型和形式。
學習計劃的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具體措施、時間安排四個要素。學習目標是學習要達到的目的,對學習計劃起統帥作用;學習任務即學習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等等,是為達到學習目標必須完成的東西;具體措施是學習的手段,如預習、閱讀、複習、作業等;時間安排是對於何時該做何事的安排,是學習計劃的落腳點。這四個因素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們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缺一不可。
學習計劃的類型,可從內容和時間兩個角度來劃分。從內容來看,可分為總體計劃和單項計劃。總體計劃是指學習的各個方麵、各個學科的綜合計劃。
單項計劃是指學習的某一方麵或某一學科的單一計劃。為了解決某方麵或某學科的特殊問題,孩子還是應製訂單項計劃。從時間來看,可分為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長期計劃如學年計劃、學期計劃;短期計劃如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等。長期計劃有助於對學習進行整體設計;短期計劃則利於落實目標,把行動綱領具體化。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學習之初基本上都沒有任何計劃意識,他們隻是被動式地適應學校的教學。因此,家長有必要根據孩子自身的具體情況,指導他們製訂出適合自己的合理的學習計劃。家長在指導孩子製訂學習計劃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學習計劃要明確具體
泛泛而談的計劃易使人無所適從,計劃越具體,指導性越強。因此,在設立目標、安排時間時,都要力求具體化。例如,某中學生在外語學習計劃中寫道:“除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每天早起讀半小時課文;晚上睡覺前寫一篇英語日記;一天熟記五個日常用語,爭取期末考試外語成績在90分以上。”這樣的任務和目標是比較明確具體的。
(2)計劃要適當
學習計劃要適當,過難過易都不可取。首先,學習計劃的製訂要量力而行,不能好高騖遠。若妄想“一口吃成個胖子”,則計劃往往難以執行,從而挫傷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計劃也不能太容易完成,因為那樣難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合理的計劃應是切合實際、循序漸進的。
(3)要留有餘地
留有餘地有兩方麵的意思:一方麵,在學習和生活中常有一些難以預料的事,因此在時間安排上要富有彈性,這樣才可保證計劃的順利執行。例如,一個孩子每天晚上的學習計劃是這樣的:
7:30~8:30,做作業;
8:30~9:00,複習數學;
9:00~9:30,複習外語;
9:30~10:00,複習其他科目。
這樣的時間安排太緊,也缺乏變通,很難執行。另一方麵,計劃中要留出娛樂休閑的時間,適當的娛樂休閑是學習的補充,可使學習生活豐富多彩,有助於提高學習的效率。若學習時間安排得過緊過長,會使人像拉滿的弓,容易斷折。但時間也不可留得太多,否則會使計劃的執行缺乏緊迫感。
(4)要根據客觀情況及時調整
學習計劃製訂以後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執行過程中,進行修改是很正常的。
如近期有特殊任務,就需要對計劃進行暫時調整;如果計劃不現實或考慮不周密,就需要進行大的修改;如大部分計劃項目無法執行,也可重新製訂。但要明確一點,調整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而不是為懶惰鬆懈提供方便。
3.幫助孩子養成熱愛讀書的習慣
“隻要上帝賜給我一個孩子,而且你們認為他不是白癡,那我就一定能把他培養成為非凡的人。”這是19世紀德國教育問題學會會員卡爾·威特在一次學會上的辯詞。在這次大會上,有人發表言論說:“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天賦而不是教育。”卡爾·威特不同意這個見解,他反駁說:“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成為人才還是庸人,不是決定於天賦的高低,而是決定於從生下來到五六歲時的教育。就是那些隻具備一般稟賦的孩子,隻要教育得法,也能成為非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