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好父母塑造孩子優良成績的方法細節(1)(3 / 3)

不久,卡爾·威特果然有了一個兒子,也取名為卡爾·威特。小威特生下時,不僅不聰明,而且先天不足,體重不過2公斤,手和腳還在不停地抖動,哇哇的哭叫聲像中毒的小老鼠似的。鄰居們背後議論紛紛,說小威特肯定是個白癡。連小威特的家人們也說:“這樣的孩子,就是再好的教育也是白費力的。”然而,老威特麵對如此殘酷的現實,並沒有失望,他認真地承擔起教育兒子的重任。

小威特有了讀書的興趣,就十分刻苦了。不久,這個孩子轟動了附近地區。

他七八歲時,已經能夠自由地運用德語、法語、拉丁語等6國語言了,並通曉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時就考入了萊比錫大學,這個大學的校長說:“小威特已經具備了十八九歲青年們所不及的智力和學力。”很顯然,這是老威特對他實行早期教育的結果。1814年4月,未滿14歲的小威特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兩年後,又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並被聘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

通過閱讀,可以把孩子引入一個神奇、美妙的圖書世界,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樂趣無窮。同時,還可以使孩子從書中獲得人生的經驗。因為人生短暫,不可能事事都去親身體驗,書中的間接經驗,將有效地補充個人經曆的不足,增添生活的感受。

讓孩子愛讀書、會讀書並形成習慣,父母應做到以下幾點:

(1)父母首先要有閱讀習慣

父母有閱讀習慣,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孩子會不斷地詢問:“書裏到底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如果父母不讀書,卻想讓孩子讀,他就會說:“你們都不看書,憑什麼要讓我看?”

(2)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在家中擺滿各種有趣的書籍,讓孩子可以順手拿來翻看與欣賞。不過可別忘了即刻給予鼓勵。要使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使閱讀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這需要身教。如若父母視閱讀為生活樂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會樂於讀書。父母經常津津有味地讀書看報,對待書報總是興趣盎然,孩子便會覺得讀書一定很有趣,對書籍充滿著好奇。

(3)要把讀書作為一項消遣:舌動

在輕鬆的氣氛下,安排一小段時間,與孩子一起讀幾分鍾書。可在外出時,帶上一兩本書,在公園裏,在郊外,在河邊,在清新的空氣下,在鳥語花香的環境裏,與孩子一起讀上幾段書。這樣,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書的世界,使讀書成為孩子的消遣活動。

(4)幫助孩子選擇好書

教育學家認為,孩子需要那些與他們的年齡、興趣及能力相適宜的圖書,他們也喜歡圖書題材的豐富多彩。所以專家建議,父母可以讓孩子多接觸不同種類的讀物,如報紙、雜誌乃至街頭標語廣告、商品包裝,等等。通過這些文字讀物讓孩子懂得:語言文字在生活中的每一方麵都是非常重要的。

(5)與孩子一起讀書

在孩子能獨立閱讀以後,仍堅持同他們一起讀書。很多專家建議,同孩子一起讀書,至少應堅持到他們小學畢業。大部分孩子在12歲以前,其傾聽理解能力要比閱讀理解能力強,所以,父母為他們念書比他們獨立閱讀收益會更大。

(6)讓孩子帶著問題讀書

在孩子讀書過程中,父母應先抽出時間,看看孩子要看的書,提一些問題寫在紙上,讓孩子仔細閱讀,然後回答問題,這樣可以避免囫圇吞棗。

(7)配合看一些名作欣賞作品

在孩子看了一定量的名著後,可以引導孩子看一些名作欣賞作品,看看別人對名著的評價是什麼?跟孩子一起聊聊,看過的書都說了些什麼,有哪些特點,這樣孩子就會從讀過的書中慢慢受益。

4.引導孩子自覺主動地努力學習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長關係到人類文明的發展。如今我國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勞、勤奮向上的精神,玩性大,潛意識的惰性不斷滋生。而有些孩子因家庭教育不當,學習的自覺性越來越差。大多數孩子是在老師、家長的監督下學習,甚至是在家長的皮鞭下學習。這不但不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反而使孩子把學習當作一件討厭的事,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已成為當前孩子教育的前沿課題擺在我們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