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尚未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並且積下不良的學習習慣的孩子而言,學習就像一座難以登攀的大山。父母應當從細節人手,以有效的方式為孩子輸送學習的動力,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
1 幫助孩子掌握高效的學習策略
方法和策略,是決定學習成敗的關鍵。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地掌握和運用各種學習策略,是家庭教育決不可回避的內容。
要想孩子學習好,父母必須幫助孩子掌握正確學習的策略。教育專家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製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方案。可以說,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學習策略也各有不同。
那麼,父母應幫助孩子製定什麼樣的學習策略呢?下麵介紹幾種常用的學習策略,供家長在指導孩子製定學習策略時參考。
(1)複述策略
複述是指為了保持記憶而對信息進行重複記憶的過程。不論是在簡單的任務(如記住某個詞彙)還是在複雜的任務(如學習課文)中,都需要運用複述策略。常用的複述策略有畫線,邊看書邊講材料內容,大聲重複關鍵術語,在閱讀時做摘錄、抄寫、圈重點等。
畫線是最常用的複述策略。有實驗證明,讓孩子閱讀以後再勾畫出重要部分,比單純重複讀課文的學習效果要好。但是畫線必須針對重要信息,否則畫出的無關信息會降低對重要信息的回憶。所以,首先應要求孩子找到學習材料中重要的部分,如主要章節、重點段、主題句、關鍵詞等。其次,要謹慎畫線,隻需畫出與學習目標有關的,也許隻是一句話,一個詞。最後,應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話解釋這些畫線。
此外,在畫線時可以結合一些具體的技巧。比如用不同的畫線來標明不同的重要程度,可用直線標明重要的地方,再用波浪線標出更重要的地方,最後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出最重要的地方。讓孩子在畫線的旁邊作一些注釋也是一種具體的技巧,這有助於思考。例如:圈出不知道的詞;標明定義;標明例子;列出觀點原因或事件序號;在重要的段落前麵加星號;在混亂的章節前畫問號;標出可能的測驗項目;畫箭頭標明關係;注上評論,記下相似點和不同點;標出總結性的陳述,等等。
(2)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是指讓孩子對學習材料做精細的加工活動,從而把新舊知識聯係起來,使新材料的意義得到充實或理解。精加工策略有許多種,如做筆記、補充細節、舉例、作推論、自問自答、分段、總結段意等。
做筆記是心理學中研究較多的一種精加工技術。研究表明,做筆記有助於注意和識別重要信息,發現知識的內在聯係,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構融合的橋梁。
筆記有逐字逐句式、總結式、提綱式三種類型,其效果是各不一樣的。逐字逐句式的筆記即錄音機式的筆記,這種方式,不僅毫無必要,效果也很差;總結式筆記即對材料內容進行總結歸納,這有助於材料的組織和整合,效果較好;提綱式筆記是對筆記進行總結歸納,用自己的話做簡要的提綱,效果最理想。西方學者麥克維特提出了做提綱式筆記應包括的三個步驟:在每一頁的左邊(或右邊)留出一定空白;做筆記時保留這部分空白;做完筆記後,在空白處用詞和句子寫出簡要的提綱。
“5R筆記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提綱式筆記法。
5R是指五個以R字母開頭的術語:記錄(Record),在聽講或閱讀的過程中,在筆記本主欄內盡量多記有意義的概念、數據等;簡化(Reduce),課後將主欄內的內容恰當概括,並簡明扼要地寫進輔欄;背誦(Recl‘te),即蓋住主欄內容,以輔欄中的內容為線索,複述課堂上或閱讀中學習過的東西,然後對照主欄,核實對錯;反省(Reffectj,即把自己聽課或閱讀時的想法,寫在卡片或筆記本的某一單獨部分,並加上標題、索引,編製成提綱、摘要,分門別類;複習(Revle、A,),每天花一定時間快速瀏覽筆記,主要是看輔欄。
(3)組織策略
組織是指要求孩子將提煉出來的知識點按類別、層次或其他關係加以整理。達到理解和記住知識的目的。常用的組織策略有列提綱和畫網絡圖兩種。
列提綱是指以簡潔的語言列出學習材料的大小標題及其層次,它有助於學習者清晰地看出學習材料的內在邏輯關係。畫網絡圖也是組織策略中的一種重要方法。網絡圖以樹狀方式表示學習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十分便於孩子的理解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