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讀:讀書多的孩子智商高(2 / 3)

讀書,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對故事的興趣是天生的、本能的,由於這個興趣,他就特別渴望通過閱讀,自己去了解故事。因此可以說,讀書,其實也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會有許多孩子不愛讀書呢?

這正是父母們在扼殺、壓製孩子的讀書興趣。有許多父母對孩子的閱讀進行過多的幹擾。比如,當孩子獨立意識逐漸增強時,他們會希望自主、自由地讀書,如果父母總是說“你怎麼還沒讀完那本書”之類的話,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進而厭惡書本。

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可以有許多辦法:

經常為孩子買書。把書當作禮物或獎品送給他們。你可以把書藏起來,對孩子說:“今天是你的生日,爸爸媽媽買了一件禮物給你,你自己找找看!”

每一本新書對孩子而言都是一種新鮮的刺激、一個未知的世界,都能激起他們閱讀的興趣。即使家裏已經有了相當數量的藏書,依然需要不斷更新和增加。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一個月之中,家中的藏書連一本也沒有增加的話,那我就認為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現象。”

中國當代小作家李梅笑的父親從小就不斷給女兒買書。到後來,隻要父親一回來,小梅笑便迎上去問:“買了什麼好書嗎?”小梅笑的父親以不斷出現的新書激發了女兒的文學興趣,造就了一個小作家。

帶孩子去書店、書市,使買書、藏書成為家庭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這些地方是讓孩子最直觀地感受“書的魅力”的地方。你可以把每個月的某一個休息日定為“購書節”,全家人一起去書市、書店買書。

鼓勵孩子用零花錢買書;指導孩子利用自己的讀物建一個“小小圖書館”,為孩子刻一個圖章,在他所有的書上蓋上印章;指導孩子列一份藏書目錄。

帶孩子去圖書館,尤其是兒童閱覽室。讓孩子從小養成使用圖書館的習慣……

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當然的權威。父母的價值評論方式,也會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孩子。

要培養孩子對書籍的熱愛,父母應該反複地表示自己對讀書的讚賞,對熱愛書籍的人的讚賞。讓孩子從小樹立“讀書有用”和“讀書有趣”的觀念。

父母可以收集一些名人讀書的故事講給孩子聽,在孩子書桌前掛一條有關讀書的格言,送孩子幾本介紹名人少年時代讀書立誌的傳記,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孩子閱讀的積極性。

父母也可以在孩子身邊尋找一些典型事例。父母少年時學習的經曆是很適合講給孩子聽的。如果鄰居或親戚家有樂於讀書的小孩,也可以鼓勵自己的孩子與他們競賽。

在孩子閱讀過程中,父母一定要以不斷的表揚、肯定、讚美來點燃孩子的自信心。這種讚美性的話語應該是有針對性的,例如說“我發現你今天又學會了一個新詞語,真聰明!”,或“你對這本書的見解很有新意,連爸爸也受了你的啟發”,就比泛泛而談的“不錯,讀得好!”要強得多。孩子在閱讀中時常會產生畏難情緒,這時,父母依然要用肯定性的話語激勵他們,例如說:“這本書對你這個年紀的孩子是難了一點,不過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讀懂它。”

在孩子的閱讀取得明顯進展時,父母應該給予一定的獎賞:一本書,一套精美的書簽,一個筆記本或一次全家的郊遊。持續的鼓勵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以更濃厚的興趣和更恒久的耐心來對待閱讀。

經常開展家庭讀書活動。

那些具有濃厚閱讀興趣的孩子身後,多有一個能經常開展讀書活動的家庭。全家人一起讀書,這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最好途徑。

開展家庭性的讀書活動,你同樣有許多方法:

(1)講故事。

故事最能誘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大部分作家和文學愛好者正是從聽故事開始培養閱讀的興趣的。著名作家謝冰心,早在四歲時就對故事著迷,七歲時,她每天晚上纏著舅舅講《三國演義》,後來舅舅沒空了,她沒有法子,隻好自己捧著《三國演義》啃起來。從此,她迷上了書,迷得如癡如醉。

(2)朗讀。

許多教育學家大力提倡家庭朗讀,把它視為引導孩子接觸優秀作品、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良方妙策。通過朗讀,孩子更容易強烈感受到作品的美和趣味。而全家人歡聚一堂朗讀優秀作品的歡樂氣氛也會感染孩子,使他從一開始就了解到,閱讀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