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玩:調皮的孩子聰明(2)(1 / 2)

為了發展兒子的視覺,我們也做一些數數的遊戲。把幾顆棋子等放在桌上,讓卡爾看一下就說出數字。我利用一切機會和兒子做這類遊戲。在飯後,見到盤子中的水果,馬上問:這是幾個?或在走路時,見到路旁的東西,就問:那是幾個?或者在另一間屋的桌子上放上各種物品,讓兒子看一眼就說是些什麼東西。這種遊戲可以使孩子視覺靈敏,並發展記憶力。

在兒子很小時,我還經常帶他到各處走走。為了訓練他的判斷力,以後再去那裏時,我就讓他在前麵領路。經過這種訓練,兒子從18個月時起,就能帶他的母親和女傭到各處去。

訓練視覺的遊戲很多。我經常問兒子室內的某一件東西,告訴他這個物品是紅色的,讓他猜猜是什麼。兒子就猜是字典、花、桌布等等,猜上三次或五次,必須在規定的次數內猜對。若猜不著,就輪到他說而我猜了。

我們還做乘法口訣的遊戲。把5×7或8×9寫在口訣卡片上。把這些卡片字朝下摞起來,一張一張地往外抽,抽出一張翻過來看,盡快地說出結果。如果不能馬上說出或說的不對,我便說出來,並把說對的卡片拿走。

為了讓兒子學會控製自己的身體,我還和他做“模仿銅像”的遊戲。我讓他擺出某種姿勢,然後開始數數,在規定的數字內不許動,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學會控製自己的肌肉。據說希臘人喜歡做這種遊戲,他們的動作之所以那麼優美,恐怕原因就在這裏吧。

我還教兒子搞園藝。這樣不僅使他高興,而且可以促進智力發展和身體健康。在孩子剛會走路的時候,我就給他買來小鐵鍬和小鏟子等工具,在院子的一角開辟一個小園地,教他播種、栽花草、除雜草、澆水的方法。這些簡單的勞動,在兒子眼中也是一種極為有趣的遊戲。通過搞園藝,使他產生了新的興趣並養成了勞動的習慣和忍耐精神。

如果孩子違反遊戲規則,父母要注意提醒他,但千萬不要讓遊戲半途而廢。如果這樣,會極大地打擊孩子對家庭角色遊戲的興趣和積極性,影響是比較嚴重的。

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玩”對他的意義是不同的。“玩”的方法也是變化和發展的。“玩”不僅僅在於“有趣”,而且還在於通過“玩”,孩子可以學習更多的東西。我們知道,玩可以充分運動孩子身體的各個部位,可以促進他的各個感官的發展,可以開發與培養孩子的智力和創造力。

玩本身是一種運動,通過玩,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可以協調孩子的動作,可以振奮孩子的精神,可以愉快孩子的情緒。但是,在玩的過程中,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良好的指導,否則就會發生前麵所論述的種種不良問題。

父母和孩子玩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地去觀察他,盡量去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即使孩子很小的時候也應該這樣做。

孩子貪玩不可怕。

很多父母抱怨,我的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太貪玩,玩起來就跟瘋了一樣。其實,會玩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你應該感謝上帝給你送來這麼一個可愛的寶寶。當然,孩子玩過了頭,不愛學習,不肯睡覺,也挺讓父母擔心,怎麼辦呢?

跟他明確提出你過分的要求。比如,如果您想讓孩子每天學習30分鍾,開始階段就要提出學習2個小時的要求。

推銷員經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是“希望給對方苛刻的條件時首先提出更苛刻的條件”。這就是說,如果想以100元賣出某種商品時,最初一開口就要說:“請用200元買下這批貨。”大人在與孩子約定每天的學習時間時,是否也可以采取這種討價還價的方法嚐試一下。如果大人真心想“讓孩子每天持續學習30分鍾”,那麼一開始就要這樣對孩子說:“媽希望你每天努力學習2個小時”,故意提出的過分的要求,孩子當然不會接受。

結果,雖然確定為“每天30分鍾”,但孩子的腦海裏仍然深刻地記住了第一次提出的條件。通過兩者的“對比效果”,盡管30分鍾沒有變,但孩子的感覺卻比原來短,負擔也減輕了。

另外,父母的責備往往易於說成“你要給我……”的命令型。可是,所謂命令,說起來是大人與孩子思想交流的單方麵行為,在這裏並未考慮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性。孩子勢必出現逆反心理,易於采取反抗的態度。聰明的父母在這個時候會想辦法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比如,以“某某,如果你試著……如何?”來代替“你要給我……”,采用這種“建議型”是種好方法。隻從形式上看,這是在征求孩子的意見,這樣做孩子必定會認真聽。並且,“建議型”是讓對方做出決斷,所以便於自然地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

引導方法的策略之一,就是預先有意識地選擇提問的內容。不了解這種策略的人很容易被誘導。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引導孩子學習。比如,當發現孩子無所事事的時候,不說:“你說清楚是學習還是出去玩”,而可以一開始就問:“你從什麼開始學呢?”“你今天想學幾個小時”等,因為孩子要回答這些問題,意識就會自然地通過父母的誘導指向學習的方向,這樣孩子就會順利地、不知不覺地開始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