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商行是由李瑛和李傑的父親開辦的,也已經有十幾年的曆史。但自從李家開始做生意以來,一直都是在做私鹽生意。明朝時食鹽是官營的,主要是淮南的大鹽商代替官府進行經營。但是暴利永遠會引發冒險,私鹽豐厚的利潤使得私鹽買賣屢禁不止,到了明末竟然出現了向明處發展的勢頭。而李家也因此逐漸發家。
但是好日子到了去年就到頭了。左良玉部抓到李家商行的私鹽運輸,揚言要懲治李家。這不就是赤裸裸的勒索嗎?但是富不與官鬥,何況是官府都避之不及的兵痞呢?李家隻好乖乖供上大把的銀子。而此事的後果,李瑛的夫婿辛苦奔走,最後感暑氣暴病身亡,而李老爺子也胸中氣結,不久就去世了。
姐弟兩人哭了一場,李瑛感到在這亂世,經商的沒有軍隊的依仗就隻有被人欺負的份兒,於是痛下決心,要與官軍勾結來做生意。而左軍自是不必說,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存在。巡撫衙門的恭義營和忠義營幾乎沒有絲毫的獨立性,無法插手。而通過自己的渠道,李瑛聽說了張華在南陽的所作所為,頓時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而且張華是書生出身,應該不會像左良玉那樣貪得無厭。
其實李瑛的下一步計劃是通過張華的控製區把茶葉一類的南方特產運到北方。但是現在雙方剛剛開始合作,還不宜說這些。
而張華這邊,正需要一個能夠為他提供各種物資,並有一定情報收集能力的合作夥伴。
雙方繼續談判。李瑛說“大人所言極是。但是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些也就不會來找你。我可以向你保證,李記商行的生意做到哪裏,我們就會把那裏的情報為你收集過來。至於如何證明,就請問你需要我們如何證明?”
“我現在有一些火炮,但是沒有操炮的人員。如果你們能夠為我找到合格的炮手,我們立刻就可以開始合作。”
“猜得出來,你們也想做北方的生意……”
“大人冤枉小民了,小人哪裏敢做這種事。”李瑛一驚,慌忙辯解道。
“嗬嗬,你以為我看不出來嗎?我並不介意你們向北方販運那些諸如茶葉,絲綢一類的事不關軍國大事的東西,因為你們不運有人運。但是如果有軍械鋼鐵之類的東西,那麼就會給我們的合作蒙上陰影。”
“大人真是聰明過人,小民佩服。”
就這樣,雙方開始了初步的合作。
張華向湖廣方麵又發下了一道公函,表示願意把包含數千丁壯的幾萬百姓交給湖廣方麵,用來補充軍隊。這是為什麼呢?張華這樣做是向湖廣方麵表明自己的忠心:我並不想讓自己的勢力達到可以脫離湖廣而獨立的程度。同時,張華也是想精簡一下自己的人口,好在清軍南下的時候提高部隊的靈活性。畢竟把家人留在敵境,是很傷士氣的事。其實現在張華如果有足夠的糧食和金錢,很快就能擴軍到好幾萬人。但是就算是隻有正兵需要餉銀,但是武器也是張華買不起的。
到了八月,湖廣方麵的任命就下來了。張華把部隊命名為勇武營的請求被允許了,定額五千人,張華為坐營官,給了一個武職是襄陽守備,正五品。由於張華在呈文中表示願意統軍作戰,所以就撤了他的通判一職改任武官。看起來,通判是七品,守備是五品,是升官了,但是明朝文貴武賤,五品的武官遠不如七品的文官,而且棄文從武在這一時代就相當於與士大夫階層決裂,相當於由聖人弟子淪落為武夫,是為士大夫所不齒的。而何騰蛟就是因為張華不尊他的命令自行其是而要懲罰他,但是鞭長莫及,就隻有這樣明升暗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