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上看下去,城下弓箭射程外烏壓壓站的全是人,不過都是五十人一個方陣。張華這是仿照羅馬軍團五十人一個中隊作為小型的戰鬥單位。城上一數,好家夥,總有二十多個小方陣,其中第一排九個方陣正對城門,第二排也是九個,最後麵還有兩個。而前兩排排出了一裏地的長度,幾乎覆蓋了整個南城牆。張華這樣的考慮是:順軍人少,這樣排出一裏地的攻擊線可以使順軍無法集中兵力,便於張華發揮自己人多的優勢。畢竟自己的士兵戰鬥力肯定不如順軍的百戰老兵,但是雙拳難敵四手不是。
第一排很快開動了。隻見九個方陣雖然各陣之間多少有些不整齊,但是每一個方陣的行進還是整齊劃一的,再加上十步一調整並沒有太大的混亂。進入守軍弓箭的射程之後,槍盾兵紛紛舉起一人高的大盾。這可不是門板了,那種東西太重了。這些大盾是竹木製成,包上棉布,雖然防止長矛直刺的效果並不好,但是放箭還是可以辦到的。下一步張華的打算是把這些盾包上鐵皮。
城上下來的稀疏的箭雨麵對可以遮蔽全身的大盾是毫無用處的,而順軍又沒有重型的火器,一開始就處於極其被動的狀態。很快勇武營就靠近了城牆。大盾在壕溝旁邊停住。原本四丈四尺寬,二丈二尺深的壕溝,由於多年的淤積和溝岸的崩塌,致使此時深度隻有一丈多,寬也隻有三丈多。而武勇營的士兵們從方陣中推出裝滿泥土的手推車不停的向溝中傾倒。這時士兵沒有了盾牌的保護,順軍的弓箭和火銃開始發威,一時間,填壕的速度慢了下來。
張華在一旁看在眼裏,立刻對身旁的傳令兵下令道:“告訴各總旗,我愛惜他們,但不是縱容他們在作戰時畏首畏尾,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作戰任務,一樣要受罰!”
經過嚴令之後填壕的速度果然快了不少。不久,各個總旗就開始麵對城上守軍投擲的滾木雷石,甚至還有滾燙的大糞!不停的有士兵倒下。巨大的石塊從天而降,這種力量不是盾牌或是肉體能擋得住的。各總旗的指揮按照黃恒戰前的交代,集中弓箭手和標槍壓製城上的守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標槍手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準頭,給對方造成了一定的傷亡。但是由於對方的高度優勢,雙方還是陷入了膠著。不過由於嚴格的軍令,雖然傷亡很大,但是無人後退。很快,當第二線的九個總旗壓上來之後,順軍徹底頂不住了,越來越多的勇武營士兵登上了南陽城頭。而此時勇武營人多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順軍雖有援兵可還是節節後退。最終在接近正午的時候,殘餘的順軍盡數投降了。
武勇營也遭受了一定的傷亡,但是並不傷筋動骨。這次的勝利在張華的預料之中,不過最令張華欣慰的是,雖然麵臨頑強抵抗,但是無人後退。不過張華也發現了問題,很多順軍士兵都可以肆無忌憚的把身體探出牆外攻擊。這是由於勇武營實在缺乏遠程攻擊武器。張華想,暫時沒有好的火器,或許隻有先用火銃吧。畢竟打不到敵人,自己反而暴露在敵軍的攻擊之下,是很傷士氣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