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到處都是屍體,但都是張華自己的部下。無一例外,都是從後門被砍倒。有的是腦袋被砍下,有的是背部被劃開……血已經凝固變黑……..

張華努力控製自己不去看這些士兵們的眼。他們的眼裏是什麼?是恐懼,是怨恨?唯獨可以肯定,不是憤怒,不是仇恨,不然,他們不會如此整齊劃一的麵朝下倒地……

慘那,慘那!成百人被砍殺,隻因為,他們被恐懼戰勝了理智。

可是,又有幾人能再危機麵前保持理智和清醒呢?恐怕就隻有紀律,鐵一般的紀律,能夠迫使他們做出正確的反應吧。

張華因為憐憫而導致的執行嚴酷軍法的意誌的動搖,在這一想法之下,消退了。

可能,如果沒有自己,他們不死於饑餓,也會死於戰爭吧。張華這樣安慰自己。

張華到了潰兵們的集結地。何超已經統計出來了,潰兵隻有60名。60名,那麼,也就是說,140人,一多半的人,都……

張華走到眾人麵前,這才發現,幾乎所有的人,臉上都寫滿了沮喪。難道,他們已經徹底失去鬥誌了嗎?

不,或許有的時候,殺戮和羞辱,可以喚起鬥誌……

“逃兵們,光榮而偉大的逃兵們“張華諷刺說。

“莫非你們的記性真的如此之好?我告訴你們麵對騎兵,跑就是死,你們可記住了?軍規你們可也記住了?“

“你們來當兵,就是為了保護你們的家人。可是你們保護的好啊,把脖子露出來給人去看,難道你們的父母辛辛苦苦種糧食出來,就是讓你們把敵人引向他們,同時送掉自己的性命?“

經過這一番羞辱,張華看到,沒潰散的那些人的士氣明顯高昂了一些。而其他人好似有些麻木。確實,訓斥的效果,陪綁的會更有效。

“鑒於你們的表現,有必要給你們實施嚴厲的處罰。我決定,對你們實施十一格殺。“

十一格殺是古羅馬曾經使用過的一項殘酷軍法。如果在戰鬥中出現大規模的逃兵,就讓他們十人一組抽簽,就會有一人被處死。

很多人都勸張華不要采取如此嚴厲的懲罰,給他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但是張華硬著心腸一一拒絕了。他很明白國人的僥幸心理,因此,必須從源頭上斬斷。

但是張華或許有宣布六個人死刑的勇氣,但他絕對沒有目睹行刑的勇氣。在士兵們戰戰兢兢地抽簽的時候,他默默的走開了。

聽著一邊的慘叫聲,張華默然歎氣。無論他如何安慰自己,心中都猶如刀絞一般痛苦。自己的肺腑好像就在滴血。他幾乎就要失聲哭喊出來了。

但是他攥著拳頭忍下來了。指甲鑽進了肉裏,痛徹心肺。或許這種痛,能壓過心痛吧。

張華忍了下來。他知道,作為首領,他必須小心的藏起自己的慈悲……

自此開始,張華就時常為噩夢和失眠所困擾。直到很久以後才有所改善。

張華等到身後的慘叫平息之後,才緩緩轉過身來。隻見所有人都靜靜地站著,包括剛才行刑的人。他們都像一個被嚇壞了的孩子,等著有人安慰他們。

張華緩緩走過去,一個個的幫剛才死去的六個人合上眼睛。然後他緩緩地轉向眾人,說“我也不願在這裏進行殺戮,我的良心也在譴責我做的這一切。但是我別無選擇。因為我必須要讓你們記住,軍隊是一個整體,所有人的背後和兩側都是由自己的兄弟們保護的,而他自己也在保護別人。隻要有一個人臨陣脫逃就會給他人帶來失去生命的危險。我是你們的首領,我要對你們負責,最起碼對你們絕大多數人負責。因此這一項軍規會實行下去。如果因為殺人過多有傷天和,那就讓我一人承受天譴吧。“

張華說完,緩緩的抬起了頭,仰望著天空。

“願為大人效死,奮力向前,永不後退!“黃恒單膝跪地抱拳說道。

“願為大人效死,奮力向前,永不後退!“何超和鄧虎也單膝跪地說道。

“願為大人效死…..“”願為大人效死……..”“願為……….”所有的士兵在他們三人的帶動下異口同聲的說道。

“既然你們立下了如此誓言,那麼我也在此向你們眾人發誓,但凡一息尚存,我絕不拋棄任何一個弟兄!”

就這樣,一支由誓言和紀律維係的部隊出現了,而原來那支由糧食和土地維係的軍隊漸漸遠去……

(本章完)